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2 02: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7 08:44
飞云江,自三国吴时期设立罗阳县以来,其名称历经变迁。最初称为罗阳江,晋时改名为安固江,随后是安阳江,唐朝时期则被称为瑞安江,因其附近有飞云渡而得名飞云江。宋末诗人林景熙的《飞云渡》诗,进一步巩固了飞云江这一名称。
河口的历史演变十分复杂,自第四纪中期以来,由于多次海侵和构造运动,飞云江的入海口位置经历了显著变化。约15000年前,海岸线远在现今位置以东,随着海平面的上升,飞云江口由遥远的内陆逐渐变为海岸边的溺谷海湾。中更新世时,河口向东移动,至马屿和江溪,最终在中更新世后期,沿现今瑞平塘河方向至平阳万全入海。
进入全新世中期后,陆地逐渐抬升,河口向北转移,形成现今南大北小的河口平原。平阳县的开发以及海涂围垦活动,导致飞云江河口不断北迁,直到秦汉时期,河口位于瑞安山麓。历史上,横屿地区曾是主要的港湾和船屯,后来因淤积而成陆地,改称万全垟。河口外的上干山、双桃尖等岛屿,也在那时形成。
东汉时,飞云江河口退至今日城关区域,邵公屿等地淤积成陆。河口与瓯江之间的沿海地区,是通过海湾沉积物形成的淤积平原,即温瑞平原南部。大罗山北部和白石山东部曾是古海湾湖相平原,而今的平原则是由自然泻湖和人工开凿的河流共同塑造的。
飞云江的江北面和江南面分别有滨海淤积平原和冲积、洪积河谷小平原。中游地区,如营前至平阳坑两岸,因支流洪积作用形成河谷小平原,北岸和南岸都有相应的河谷平原存在。
在飞云江支流金潮港上游,湖岭、潮基等地有洪积、冲积平原,这些地名反映了大海浸时期的潮水影响。随着海岸线变迁,交通方式也随之改变。
飞云江位于浙江省南部,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它发源于景宁和泰顺两县交界处的洞宫山白云尖北麓,全长203公里,流域面积3252平方公里。泰顺百丈口以上称三插溪,与洪口溪在百丈口汇合后始称飞云江,水流由西向东,单独流入东海, 属山溪性强潮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