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2 13:4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16:57
对钱是成对的钱币。
对钱也称“和合钱”,是指上、下、左、右互相对称的钱币。其钱体文字、形制大小、轮廓宽窄、薄厚程度、铜的质量等相同,只是采用了不同的书体。铸造对钱,最早开始于南唐,铸行的“唐国通宝”,就是对钱。
到了宋朝,盛行起来,当时钱币的钱文,多为两种书体,容易成对;如果是三种书体的,就更容易成对。成对的钱币,既可欣赏不同的书法艺术,又能对比钱币的轮廓、铜质、风格,从中享受一种对称之美。对钱是中国钱币造型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其制作风格相同,显示出对称的美感。
对钱的艺术特点
对钱最早出现于五代十国的南唐,宋代最流行,元以后绝迹。从北宋天圣元年开始,直到南宋淳熙七年停铸,铸行长达150多年,共出现过十几种。南唐时有“开元通宝”篆隶成对、“唐国通宝”篆楷对称、“永通泉货”篆隶对称等。
到了北宋时期,除了天圣年以前的宋元、太平、天禧、祥符、景德、咸平钱和天圣年以后的康定、庆历、崇宁、大观外,可以说无钱不成对。而且形制非常讲究,也非常严格。比如至道元宝行草成对,绍圣元宝行篆成对。
宋徽宗时更是对钱集大成时期,重和、政和、宣和都有多种对钱相匹配,其质量之精、书法之美既是空前,也是绝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