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郎木寺,随便走进一条河谷,你会看见怎样的甘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2 13:2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5 04:23
2019年7月,我和家人走常规路线游过甘南部分知名景点后,从迭部县城出发,走345国道往腊子口去。经过麻牙寺时,看见右边山谷一条小河汇入白龙江,河谷边有细细的水泥路。这隐秘的山谷、小溪和小路引发了我的好奇心,于是立即改变行程拐进去探究竟。我没有想到这随意一拐,走完一条河谷,见识了别样的甘南。
河叫多儿河,路往多儿乡去。从地图上看,河谷的尽头是达益村,离九寨沟很近。我们计划先将这条河谷走透,若能走出去,就去九寨沟,若出不去,就原路返回。手机信号时隐时现,查不出有多远,我们一直沿河随路往上走,路不错,大约有一车半的宽度,间或有宽的地方可以会车。巍峨的山峰、蜿蜒的河流、山坡上有碧绿的草地、缓坡和河岸边有金黄的青稞、木栅栏将田园与公路分开,如一副色彩浓烈的油画,牛羊散落在油画间。
更美的图画需要抬头左右看:河谷两边的巍峨大山,被浓绿的树木、浅绿的草甸和浅黄色庄稼覆盖,偶尔会有细白的小路在山坡九曲回肠蜿蜒向上,路的尽头是山顶,山顶上是村庄,房子错落有致,令人遐想无限。
多儿河上建了一座小型水库,水碧如玉,寂寂无人的大山里,猛然看见这一峡谷碧水,有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好像它不是人为建造的,而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生来如此。盘山路越来越窄,只有一车宽了,景色越来越美,路,好似没有尽头。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突然路边出现一座金光闪闪的佛塔,过佛塔拐弯,居然有一小型停车场。达益村到了。
停车,有观景平台,有木栈道通向河谷。河谷里,多儿河水奔腾,从上到下一座座草房子建在河上,我们几人数房子,数了许多遍也没有统一数字,有说11的,有说10的,有说9的。
下到河谷,走到最下面一座草房前,原来这房子是水磨房,从磨房过河,野花丛中有荒芜小路,我们一座一座水磨房数过去,看见其中有个磨房里有一对藏族小夫妻在磨豌豆。攀谈了一会,小夫妻特别羞涩,只会说一点点汉语。他们说这些磨坊有一百多年了,一直在用,村里人都可以用,免费的。
走完11个(没错,数清楚了)磨房,再上一个坡,眼前是一个童话般美丽的村庄。看了村口宣传牌的介绍,这个村叫"达益村"。藏语"达益",就是"老虎洞"的意思,是不是说山上有老虎呢?
村子依山而建,有石头房子,木板房子,街道铺了水泥路,非常干净。村里静悄悄的,只有一只狗迎接我们这行人。走到村子最里面,看到村委会挂了"羊布村"的牌子,原来达益村的官方名字是“羊布村”。
一排排柴垛,一架架青稞,一条条小巷,一栋栋民舍。和谐美好,与世无争。村庄下的水磨坊,流水哗啦啦响,村庄背后的山坡上,油菜花静静地开放。
转了一圈,往回走,突然发现我们刚走过的空空的村庄十字街口,站了十多个青壮年男性,穿着很漂亮的藏袍,齐刷刷地朝我们看。
我向他们打听村里的情况。他们非常友好和善,告诉我村庄和水磨房一样古老,这个村子在路的尽头,往前走一点会有一片花海,翻过眼前这座山就到九寨沟,但是山里有熊,游客最好不要自己去。
走回停车场,回望山谷河流水磨房,河水奔腾如常,天际波诡云谲,达益村不见踪影。
刚才的一切仿佛是一个梦。
差不多走完多儿河谷,路已经到尽头,望一眼九寨沟的后背,掉头原路返回。
行驶十多公里,见路边一群建筑,一排白塔后一座大白塔,显然是一处规模不小的寺庙,停车观看。
这个寺名叫“白古寺”。百度得知:白古寺,最早创立于五百多年前,原址位于白古村,藏文名德清冷州郎,意谓:“安乐圆满洲”。1839年搬迁到距村五公里的山谷内,是目前甘肃省境内唯一一座仍有僧众修学的萨迦派寺院,也是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县求吉寺的分寺。白古寺的法脉传承来自求吉寺的根切措仁波切和昂翁更嘎仁青仁波切,再往上传承溯源自萨迦察巴法王究及企千仁波切。
我只是复制粘贴这些百度文字,就被那些“仁波切”弄晕乎了,隔行如隔山啊。虽然外行,白古寺独特的建筑还是深深的吸引了我们。寺庙依山而建,一座金碧辉煌的殿堂在山顶,僧舍依山而下一巷巷、一排排铺开,僧舍似乎都是泥土建造,外墙全部涂满红白色竖条,像阿凡提的外衣。我头一次看见这样装饰风格的建筑,而且是用在寺庙里。
同行的藏族朋友也不知道这红白条纹的由来,他想办法带我们见了寺院的主持。主持派一个年轻帅气的小僧带我们参观了寺院殿堂比较重要的地方,最后主持亲自带我们参观他们的藏经阁,很隆重地取出一卷镇寺之宝——一部古老的经书,在我们每人的头顶轻轻碰了一下。我们虽然不明就里,但是知道主持是在为我们消灾祈福。我们怀着感恩之心,虔诚恭谨地随藏族朋友行各种礼,没好意思破坏气氛开口向主持提问。
大殿里有上百个年轻僧人排排端坐,念念有词,声音虽低却有震耳发聩的感觉。这情形很像我们上学时在课前小声背诵课文,不同的是我们的教室很磕碜而这个殿堂金碧辉煌。
从白古寺出来,看到路边有个极小的路牌“白古村”,灵机一动:白古寺已经有五百多年 历史 ,而且原址在白古村,白古村一定更古老了,既然白古村还在,必须去看看。
去白古村的路很窄,盘山往上,心里直打鼓:万一对面来车了咋办?万一没有地方掉头咋办?
只转了两个弯,风景就大不一样,美得让人无法挪动步子,美得秒秒钟都想停车。担心对面来车,不敢停,就那么遗憾地眼睁睁看美景略过又无限欣喜地看见下一个美好画面到来。
盘山到山顶,豁然开朗。前方,山峦、峡谷、河流、道路、村庄,尽收眼底。背后,层层房屋貌似无序实则有序地往上延伸。白古村到了。
无法用言语表述我们站在白古村前看到的风景,完全是航拍视野,我们就是那架悬停空中的飞机,毫无遮挡地像上帝一样俯瞰一切。不对,我们比飞机还牛,除了俯瞰,我们还侧看来的路,平望对面山顶上的村庄,仰望更高处的白古村建筑群。
村里在大兴土木,修建村民广场和停车场,修排水设施,看架势,要开发了。
因为村里路面被挖开,行路难,因为眼前的自然风光太好看,我们只在村外围走了半圈,就坐在村口对着群山和彩色坡谷发呆去了。
离开达益村后,恍然如梦,身在白古村时,感觉就是梦游。
我们刚从若尔盖草原来、从黄河九曲第一湾唐克来、从人间仙境扎尕那、从无数个让我们尖叫又尖叫的美景中来,可是,在白古村,我们在没有进村的情况下,首先就被村口的景色震撼了,我们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我们没有想到在这么高的山顶有人类居住,虽然一路上看见山巅之上有村庄,但是远望和亲临,感受是不同的;我们没有想到这个村庄有一千多年的 历史 ,她一定有许多艰辛又精彩的故事;我们没有想到山上的风光,如此壮阔美丽。野花为前景,河谷中,多儿河和乡村公路相依相伴如一对恋人,两边山坡色彩缤纷,全方位无死角的美丽。
恋恋不舍离开白古村,下山,在返回的路上没走几公里,看见河对面一座我们视线内最高的青山,青山之巅有村庄,村庄后面露出灰白色石头山峰,我又动了上山的心事。折返找到过河的桥,过了多儿河后开始盘山,路是很新的水泥路,但是路窄坡陡弯急,非常吓人,提心吊胆至少走了10公里,遇到一个大弯加大陡坡,车上的人战战兢兢下车步行,开车的藏族朋友加大马力拐弯加速冲上去。谢天谢地没有遇到车,不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阿弥陀佛,太危险了,无知者无畏,走过这趟,下次打死我都不敢上来了,除非步行上山。
上了最陡的坡,有一个小平台,可以停车,多儿乡次古村村委会就在旁边,门锁了,因为是周末。村委会前的景色与白古村很相似,如果之前没有到白古村,我们不知道会有多兴奋,但是上来的路太险,我担忧开车下山面临的困难,没有过多顾及风景。
次古村还要往上走,小路,45度以上的坡度,只能步行。吭哧吭哧往上爬,路上的碎石往下掉,底下万丈深渊。胆颤心惊爬了几百米,到一个供人休息的亭子。同行的人不肯爬了,就剩下最后一段冲刺啊,她们居然就这样放弃了。
最后一段路更陡,几只藏香猪在村口迎接我们。我一鼓作气爬上去,终于来到次古村。
村子照例依山而建。原木、木板、石头和泥土搭成台阶,台阶上许多猪粪和猪尿,从上到下流淌下来,一路有太阳能路灯。苍蝇飞舞着,我屏住呼吸一级一级踩着猪粪到村里,村里的道路硬化了,水泥地上全是猪粪,臭气熏天苍蝇飞舞中,走来一个脏兮兮却眼睛明亮的小男孩,会说汉语。他说要穿过村庄再绕半圈,就可以看到后面灰色的山。再和他多说话,他羞涩地跑了。
走了几十米,实在下不去脚,到处都是猪粪,又臭得快晕倒,只好返回。
在亭子里与同伴会合,看风景。村委会的屋顶在我们脚下,对面大山上一环环一片片梯田,宛若空中田园,红色、黄色、绿色相间,梯田中环抱一个村庄。远处有灰色山峰,可以想象到了冬天,那里一定是雪山。
在村委会遇到一个在迭部县城上高中的藏族女孩,她带一个大行李箱坐班车到山下,再坐摩托车到村委会,然后打电话要父亲下来接她。我和她聊了一会,她家就在次古村,上学全免费,半个月前村干部和扶贫工作队在挨家挨户做工作,动员村民整体搬迁到山下,山下的搬迁房已经盖了好大一片了。
的确,次古村风光虽好,但是的确不适合居住,异地搬迁是最好的选择。
很快,女孩的父亲骑摩托车从村里下来,接上女孩,车子呼的一下一个大拐弯上坡走了。我们一行人目瞪口呆,那个路,步行都打滑,他怎么下来怎么上去的?还有,我刚从村里出来,村里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开摩托车进去啊,那一个陡坡、那一段阶梯,根本不是摩托车的菜。
摆摆头,晕,掐掐腿,疼,这不是梦。
离开次古村,时间不早了,忍痛打消去次古村对面山上村庄的念头,直接出河谷,回到345国道。
后来,我们走了几个小时的夜路。在寂静无人的深夜,在漆黑沉默的山中,我们常常看到夜空中无依无靠悬一串闪着柔光的大珍珠,我知道,那是山顶村庄的太阳能路灯。
离开甘南一年了,我们一行8人经常谈起甘南,谈得最多的,不是扎尕那不是郎木寺,而是多儿河谷和山顶的村庄。我们只是随意走进甘南众多河谷中的一条,就见识到震撼视觉和心灵的美景,可见甘南的美,是博大、恢弘的,同时又是精微、细密的,她经得起任何突然袭击和吹毛求疵,她的美,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