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2 12:2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7 16:30
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NIR)是一种电磁波,位于可见光和中红外光之间,其波长范围在780至2526纳米(12820至3959厘米负一次方)。通常,NIR被划分为近红外短波(780至1100nm)和近红外长波(1100至2526nm)两个区域。NIR光谱分析的原理基于分子振动的非谐振性,主要记录含氢基团如X-H(X为C、N、O)的振动倍频和合频吸收。不同基团或化学环境下的吸收波长和强度差异显著,NIR谱提供了丰富的结构和组成信息,特别适用于碳氢有机物质的特性测量。
然而,NIR区域的吸收强度较弱,灵敏度有限,且吸收带宽且重叠。传统的定量分析方法如建立工作曲线面临挑战。化学计量学的发展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数学基础。其基本原理是,样品的组成决定了其光谱特征,反之亦然。通过建立光谱与待测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模型),即使仅测得样品的光谱,也能通过模型快速获取质量参数。分析过程分为校正和预测两部分:
在校正阶段,收集大量代表性样品,测量其光谱并获取相关质量参数作为参考数据。通过化学计量学处理光谱数据,构建模型,将光谱与参考数据关联,形成映射。模型的适用性取决于样本数量、校正方法(如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回归等)和分析精度要求。常用软件进行模型建立,遵循特定规范如ASTM6500。
在预测阶段,使用近红外光谱仪测量待测样品的光谱,软件会自动匹配模型库,选择最合适的模型计算出待测质量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