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7 06: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05:37
在*初年的社会背景下,妇女解放运动如火如荼,小说家包天笑在上海创立了一本名为《妇女时报》的月刊,旨在提倡并收录女性作家的作品。有一次,他收到了一篇署名为“杨芬若女士”的诗稿,文章风格独特,展现出极高的文学才华。然而,包天笑怀疑这并非出自女性之手,因为笔迹透露出男性的特征。诗作发表后,一位男士前来领取稿酬,经交谈,包天笑意外发现他就是毕倚虹,两人因此一见如故,成为了亲密的朋友。
多年以后,包天笑在他的回忆录《钏影楼回忆录续编》中详细记述了他们初次相遇的情景,他描述毕倚虹当时虽然还未以“倚虹”为笔名,仅以振达之名和几庵之号知名,但他年轻却风度翩翩,言谈举止清新脱俗。尤其令包天笑感到惊喜的是,毕倚虹竟与自己的启蒙老师陈恩梓陈先生相识,这让两人的关系显得更加亲近。
经过深入交往,包天笑了解到“杨芬若”并非笔名,而是毕倚虹的妻子。芬若能诗善文并不稀奇,因为她的出身显赫,是近代历史名人李鸿章的孙婿杨云史的女儿。这段佳话在那个时代显得尤为独特,见证了性别平等与才情横溢的交融。
扩展资料
当过京官,学过法律,而终于做起了作家的,这便是毕倚虹。倚虹名振达,号几庵,笔名清波、娑婆生、春明逐客,扬州仪征人。少年时,因父亲在浙江做官,便随居西子湖上。15岁至京师,官兵部郎中。后清*在爪哇设领事馆,倚虹受命为第一任领事,但行至上海,辛亥*发生,只得作罢。继而离开仕途,进中国公学攻法律。倚虹每周到校最多三天,每逢考试,必名列前茅,因为所有讲义,他回家一看就懂,无须老师讲解。学完法律本应当律师,不料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却决定了他一生的文学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