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7 04: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08:17
大洋中脊的成因,主要由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理论来解析。这一理论认为,中脊的中心地带是海底扩张的核心,热的地幔物质沿着脊轴上升,形成新的洋壳,导致中脊顶部具有高热流值,伴随频繁的火山活动。中脊的隆起源于脊下方物质的热膨胀,受地幔对流的驱动,新洋壳从脊轴两侧向外扩张。随着扩张和冷却,软流圈顶部的物质逐渐凝固为岩石圈,使得岩石圈随着远离中脊顶部而增厚。冷却过程中,岩石圈密度增加、体积缩小,导致扩张区域下沉,形成显著的轴部高、两侧低的海底地形,最终形成巨大的海底山系,随着时间推移,其形态会发生改变。
江发世在其著作《地球新论》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大洋地壳主要由玄武岩构成,这种岩石性质脆。在太阳和月球引力,以及地球自转时产生的自东向西的挤压力和由高纬向低纬的离心力作用下,地壳物质发生隆起,形成了中脊。当玄武岩性材料承受过度压力,如苯板长条在挤压实验中一样,会在达到一定弯曲程度时发生断裂,形成中央裂谷和次级裂谷。这些裂谷为后期的火山活动提供了通道,早期的火山活动岩浆覆盖在晚期火山之上,且分布范围较小,导致地层年龄在中脊两侧呈现出由中央裂谷向两侧递增的现象。同时,玄武岩性质的中脊还会因这两种力的作用而产生平移断层。
中洋脊又名大洋中脊、中隆或中央海岭。..为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在太平洋,其位置偏东,称东太平洋海隆(海岭)。大西洋中脊呈“S”形,与两岸近于平行,向北可延伸至北冰洋。印度洋中脊分3支,呈“入”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