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7 03:5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07:15
通识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欧美,当时的学者们对学术分科过于专业化的高等教育表示忧虑,他们提倡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跨学科理解,以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这一理念在20世纪逐渐成为欧美大学的普遍要求。中国古代也有通识教育的深厚传统,如《易经》中强调“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则主张博学、审问、慎思等,古人认为博学是通神入化的基础。
《淮南子》提到“通智得而不劳”,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通人”或“全人”,他们博古通今,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才能。古代西方,亚里士多德的“自由人教育”主张多学科的对话式学习,而纽曼的博雅教育则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现代教育中,马修·阿诺德倡导的“通识教育”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例如耶鲁大学鼓励人文艺术课程的学习,哈佛大学强调通识核心课程,北京大学与芝加哥大学通过“通识教育文库”和“名著课程计划”让学生接触人类文明的经典。
在台湾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学校,通识教育不仅追求知识的广度,还注重深度,旨在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具有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人才。这些机构致力于通过通识教育,让学生从更广阔的角度理解和应对世界。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可是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