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7 05: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3 13:01
深泽坠子,起源于河南坠子,最初被称为"化妆坠子"。1948年冬,广平县的杜学勤艺人将传统表演形式创新,化装演出,这激发了艺人们的灵感,使坠子艺术从单口、对口说唱发展为多口说唱,加入了简单的表演动作。1949年春,杜学勤在郭小屯村首次将化妆坠子搬上舞台,以《锯大缸》为剧目,这标志着深泽坠子的诞生。随后,多位坠子艺人如李和春、阎桐梧等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进一步丰富了剧种的内容。
初期的深泽坠子以传统坠子书目为基础,借鉴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融合了戏曲服装、灯光布景,形成了独特的化妆坠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深泽坠子借鉴更多剧种元素,如表演动作程式和唱腔,逐渐发展为独立的北方坠子剧种。1958年,河北省已有多个专业坠子剧团,深泽县坠子剧团尤为知名。
深泽坠子的传统音乐唱腔丰富多样,如过板、引子、平腔等,主奏乐器坠琴独特悠扬。剧目早期多改编自坠子书,如《海公案》等,六十年代后,新编古装戏和现代题材剧目如《白毛女》等也深受观众喜爱。深泽坠子戏以其京白唱念、地方特色和通俗易懂的唱词,广受农村和城市居民欢迎,被誉为"看了坠子,卖了被子"。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泽县坠子剧团在传承这一古老艺术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尽管河北省仅存一个专业剧团,但其足迹遍布各大城市和农村,深泽坠子戏的魅力仍然在广大观众中流传。
河南坠子源于河南,由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艺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结合形成,曲艺 的一种。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流行于河南、山东、安徽、天津、北京等地。因主要伴奏乐器为“坠子弦”(今称坠胡),且用河南语音演唱,故称之为河南坠子。演唱者一人,左手打檀木或枣木简板,边打边唱。也有两人对唱的,一人打简板,一人打单钹或书鼓。还有少 数是自拉自唱的。唱词基本为七字句。伴奏者拉坠琴,有的并踩打脚梆子。初期大 多演唱短篇,也有部分演员演唱长篇。现代题材曲目都是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