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7 06: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2 03:42
白玉蟾,又名葛长庚,字如晦,南宋时期的一位道士,生于琼州(今海南琼山),祖籍福建闽清。他自幼才智过人,精通九经,擅长诗词歌赋,且在书画方面也有深厚造诣。白玉蟾的青少年时期因行侠仗义而杀人,*逃亡至武夷山。在那里,他拜陈楠为师,学习内丹,并四处游历,生活自由不羁,举止有时狂放,有时静思,甚至被形容为疯颠状态。
嘉定十年,白玉蟾收彭耜和留元长为弟子,次年在洪州玉隆宫为皇帝举行道教仪式。他还曾在九宫山瑞庆宫主持国醮。嘉定十五年,他赴临安上书,虽未能实现初衷,却因醉酒而被京尹逮捕,但最终获释。此后,他过着隐居生活,著作丰富,包括《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等,部分作品由彭耜编纂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他的言行被记录在《海琼白真人语录》和《海琼问道集》中。有文献称,张紫阳的《金丹四百字》、石泰的《还源篇》、薛式的《复命篇》以及陈楠的《翠虚篇》等著作,可能也有白玉蟾的署名。
其中,《道德宝章》一卷,是白玉蟾的代表作之一,刻于金哀宗正大五年(1228年)平水中和轩王氏的刻本中。杨绍和的《楹书隅录》卷三详细记载了这部书的细节,书高2尺1寸多,字径约一寸五、六分,字体为欧虞体,古雅秀劲,刻工精细。每页有六行,每行十六字,散发出浓厚的古朴气息,极具收藏价值。
关于《道德经》的注疏,历代不绝。白玉蟾对《道德经》的注释颇具特色。他的注本叫《道德宝章》,被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以楷体抄录,清时收入《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