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6 19: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13:4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注释如下:
1、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
2、胡天:指塞北的天空。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各民族的通称。
3、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4、珠帘:用珍珠串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形容帘子的华美。罗幕:用丝织品做成的帐幕。形容帐幕的华美。这句说雪花飞进珠帘,沾湿罗幕。“珠帘”“罗幕”都属于美化的说法。
5、狐裘:狐皮袍子。锦衾(qīn):锦缎做的被子。锦衾薄(bó):丝绸的被子(因为寒冷)都显得单薄了。形容天气很冷。
6、角弓:两端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一作“雕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控:拉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朝诗人岑参的一首佳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阶段。
此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岑参在这首诗中,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诗题是“送武判官归京”,因而诗的内容主要是“送别”,但其中也有“咏雪”和对边塞风光的描写。诗的开头“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写出边塞的独特风光。大风卷地,草被摧折,集中在边塞地区,时当八月,就纷纷扬扬地飘起大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用“春风”、“梨花”作比喻,生动贴切而令人遐想。“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大风带着雪飞进了珠帘,湿了罗幕。凄冷境况。
接下来,诗人又把笔锋转向帐外,“瀚海阑干百丈冰”描写浩瀚的荒漠上已经结成了一层深厚的冰,天空中连太阳也显得暗淡无光。“愁云惨淡万里凝”,诗人用“愁云”二字表现了自己惜别、惆怅之情。“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描写饯别的情景。
此句扣题,连用四个乐器名,令人目不暇接。“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天傍晚,辕门红旗冻僵在了风中,再也翻不动。在色彩冷淡中跳动微微殷红,出奇的错落有致。
在白雪皑皑的大地上,延伸出一队红旗引导的送别队伍,这场景令人掩抑长叹。“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笔锋再转,将送别的依依惜别、惆怅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以送别为线索,但诗的前八句纯写自然景色,结尾四句抒发感情。
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等句令人百读不厌,意趣无穷。全诗用词准确,意境幽远,堪称送别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