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的得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6 20:4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13:07
得,本义为获得、得到,古文中通常用于表示得到某种情况或结果。在古代,人们在面临困境或遭遇挫折时,常常用“得失”来衡量自己的成败。因此,得与失成为了对立的两个概念。如《老子》所说:“人之所失,为得,为得,为失。”得意忘形,失落沮丧,正说明了得与失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得与失是无法避免的,重要的是如何看待和面对它们。
得,也可用于表示把握住、抓住某个机会。在古代,人们尤为注重时机的掌握,例如劝酒以求得意,官场攀比以图得宠。这时,“得”字具有精准的应用价值,因为一旦失去时机就可能错失机会。如《论语》中所说:“君子有三戒:少年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得”在此处被赋予了非常实用而又重要的作用。
得,古文中也常用于表示结论,即得出某种结论或看法。如《庄子》中有一句名言:“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这句话一开始是用“用”字表示“用处”,但使用“得”字,则为结论性质更加明显。“得”在古代儒家文化中也被用于对道德、伦理原则的阐述。例如《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是结合理论和实践得出的道德准则。在这种情况下,“得”更加强调了结论的准确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