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7 02: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4 12:45
近日,通用汽车在美国对一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提起诉讼,指控华人工程师秦榆和其妻子杜珊珊涉嫌将通用的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资料非法泄露。此次事件凸显了中国汽车行业在全球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企业间竞争的激烈程度。
据美国司法部透露,秦和杜在2003年至2006年期间,未经许可获取了通用的商业机密,杜还涉嫌在离职前将大量文件复制给其与丈夫共同经营的关联公司“MIT”。秦随后将这些技术转交给奇瑞。通用对此次泄密的初步估计损失高达4000万美元,强调将全力配合调查,但暂未透露是否会在国内采取法律行动。而奇瑞方面则表示对此事毫不知情。
近年来,华人员工从外资汽车企业回流国内,国内车企也积极挖角,但此类商业间谍行为并非新鲜事。法律专家指出,通用的起诉反映出发达国家已将商业竞争纳入国家层面,通过法律手段打击不正当竞争,保护国家经济利益。《经济间谍法案》规定,此类行为可能面临重罚,对企业的信誉和国家利益造成严重影响。
企业应秉持诚信经营原则,维护商业信誉。遇到问题时,应合法应对,如引进国外技术,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按程序操作。国内企业应走自主研发道路,提高自身竞争力。在引进技术时,必须确保遵循国际法和国内法规,以维护行业的正常秩序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2010年8月16日晚间,佛山照明发布公告,称“公司定于2010年8月17日召开董事会,审议公司投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锂电池生产等事项。因涉及投资金额较大,且为市场热点项目,为防止二级市场股票波动,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公司股票于2010年8月17日停牌一天。”2010年8月13日某股市博客的一篇文章赫然出现了“佛山照明(000541):下周公告投资1亿元做锂电池项目”的消息。而该消息通过博客发布后,至少被近30家网络论坛或博客先后转载,称为“泄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