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7 01: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8 11:45
植物生理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特别是通过化学调控手段,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得到了显著改善。在国内,娄成后及其团队作为先驱者,首次将生长调节剂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如促进单性结实、实现稻田除草免中耕,防止作物器官过早脱落,以及延长果蔬的保鲜期。
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制在于,它们通过化学手段影响植物体内同化物的分配,从而精确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例如,在果蔬储藏保鲜上,他们利用赤霉素对储藏器官如蒜苔或黄瓜进行局部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可以抑制珠蒜或种子的发育,显著延长了果蔬的保鲜时间。这种创新方法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在北方地区,被广泛应用,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娄成后,祖籍浙江省绍兴县,1911年12月7日生于天津。植物生理学家、生物物理学家、农业教育家。193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34年获岭南大学硕士学位。1939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被聘为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副教授、教授。1948年出任清华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教授。1949年后历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1956年被评定为一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导师、研究生院副院长、副校长。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