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7 01: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7 10:37
在明史记载中,朱棣被描述为年少时便熟悉军事,凭借幽燕的有利地势,趁着建文帝的弱势,成功统一了全国。他即位后,以节俭为榜样,对水旱灾害的应对迅速有效,行政透明,善于识人并委以重任。他的军事才能显赫,多次出兵使漠北地区得以安宁。他的威望远播,有近三十个国家前来朝贡,疆域之广超过汉唐。他的功绩卓越,堪称盛世。然而,他在改革时期的一些措施引起了争议,某些行为被认为是倒行逆施,尽管如此,他的德行与成就仍然难以掩盖。
《明太宗实录》中赞誉朱棣的宽仁大度、聪明武勇,与汉高帝、世祖、唐文皇、宋太祖等并列,认为他的宏大规划和刚毅果断,使明朝的功绩空前绝后。李贽在《续藏书》中提到,朱棣与姚少师的贡献使得国家长期和平,人民安居乐业。万斯同的《明史稿》则强调了朱棣的果断决策、军事才能和对百姓的关爱,他的统治时期六出征战,但百姓并未因之困苦。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指出,朱棣凭借雄才大略,继承了高帝的基业,对外扩张展现了明朝的威德,与汉武帝、唐太宗的时代相似。他的军事征服和对新领土的控制,使郑和的航海壮举得以实现,明成祖朱棣堪称一代英主。关于庙号的问题,明朝皇帝在朱棣之后都使用“宗”字,这是由于庙号的传统,开国皇帝通常被称为“太祖”,而后续的称为“宗”。朱棣原庙号为“太宗”,后由明世宗改为“成祖”,以尊其为“万世不祧之君”,与太祖朱元璋并列太庙正中。
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侄儿建文帝。1402年夺位登基,改元永乐。他五次亲征蒙古,巩固了北部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1421年迁都北京,对强化明朝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位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他一生文治武功赫赫。然而他多疑好杀,在靖难之役后将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建文帝亲信诛杀并灭门,耿炳文、盛庸、铁铉等众多建文旧臣旧将被处死或受到*自杀身亡,后来又杀了解缙等大臣,他去世后有16妃和数百宫女生殉,遭到后世诟病。原庙号太宗,后由明世宗改为成祖,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葬于十三陵之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