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6 04: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4 03:53
203毫米口径的自行榴弹炮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其中M110型就是一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炮种。在二战期间,英国M1榴弹炮的生产量达到了1006门,发*252.1万发炮弹,其威力和精准度备受赞誉。英军称其能精确命中目标,甚至窗户对窗户,尽管有些夸张,但其射击公算误差的优秀表现证明了其非凡之处。M1的4千米误差为8米,远优于155毫米榴弹炮的13米误差。
随着时代发展,M1型炮闩的改进催生了M2型,如M43、M55和M115等型号。M43和M55虽威力强大,但因无法空运而受到*。美军吸取教训,提出新的重型自行榴弹炮设计要求:可空运、快速部署和部件通用化。1956年,太平洋汽车与铸造公司应运而生,推出了M110型,这是一款能空运、快速部署的203毫米自行榴弹炮。从1961年开始,M110系列逐渐装备美军,并逐渐出口到全球多个地区,至今仍活跃在战场上。
M110的发展也体现了核战争时代的战略需求。美军曾研发核炮弹,M110因其口径恰好能发射核炮弹而成为关键武器。然而,随着核炮弹小型化,155毫米级别的榴弹炮也能胜任,M110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其25吨级别的轻便设计,正是为了满足空运需求,通用化设计体现在M110与M107的底盘共享上。
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战及战后期间,英*队装备了维克斯公司研制的8英寸(203毫米)榴弹炮,型号为Model 1917、Model 1918和M1920E。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正式命名为M1榴弹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