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6 04:4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6 09:52
余秋雨的散文作品,如《道士塔》、《阳关雪》等,充满了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辨的交融。他以双重文化身份,既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继承,又是现代文化的参与者,这种矛盾使得他的审美观照中蕴含着对历史的焦虑和走出困境的使命感,形成了他独特的“文化苦旅”主题。他的散文超越了当代,不仅在思想文化境界上,还表现在主体意识的强烈,将个人的文化生命融入历史和现实,从而构建起深沉而立体的民族存在状态的探讨。
在《道士塔》中,余秋雨以对民族情感和华夏文化的深刻关怀,展现了对历史的微观和宏观视角。他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民族文化紧密相连,如莫高窟的故事,揭示了外夷入侵带来的民族创伤,表达了对民族文化遗产的珍视和爱国情怀。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情感,更具有强烈的历史感,他将历史视为一条流动的长河,用文化连接过去与现在,赋予文化以生命力和深远的历史韵味。
余秋雨的散文创作,如《阳关雪》和《上海人》等,不仅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也对现代文明进行了审视,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深深忧虑。他的作品需要高品位的审美心境去品味,如在历史的沧桑中找寻文化的新生力量,这种对文化的深刻感叹和思考,使得他的散文具有了跨越时空的魅力。
《道士塔》《莫高窟》应是劫后的苏醒。《阳关雪》则早已跳出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圈子。《上海人》是在祭奠古上海文明的同时对今上海文明又作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小市民”“大市民”的概念。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