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5 21:1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21:31
主张“大德而小刑”、“德主刑辅”的汉朝思想家是( )。【答案解析】 董仲舒在法律方面,主张“大德而小刑”、“德主刑辅”。(P77)本题知识点:汉朝的法制指导思想,
董仲舒强调以什么治国?董仲舒强调以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重要工具,并用阴阳学说来加以阐述,形成一套完整的阳德阴刑的德主刑辅论。董仲舒是汉代重要的政治哲学家,他通过总结继承先秦时期儒家学说的主要政治思想,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一系列重要哲学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董仲舒认为古人制定的治国理念是保证社会...
董仲舒思想体系中怎样体现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德刑关系的问题是中国法律思想史上一个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董仲舒继承了先秦儒家施行“德治”、“仁政”的主张,又根据阴阳四时的道理阐述法治的必要性,并调和两者关系,提出“德主刑辅”、“大德小刑”的观点,才使这一争论得到了官方性、主流性的答案。 (一)确立德治的重要性 道家认为,道为本体,德是道的功用。董...
《三国志》中“傅子”是谁?傅玄基本上继承了汉代董仲舒、《白虎通》以来德主刑辅的思想,认为“天地成岁也,先春而后秋;人君之治也,先礼而后刑”。他强调治国在于“贵教”,认为“专任刑名,民不聊生。通儒达道,政乃升平”。 但傅玄比较重视法律的作用,宣称“治国有二柄:一曰赏,二曰罚。赏者,政之大德也;罚者,政之大威也。”他所说的...
...贵德贱刑,官不与民争利,养士办学”反映的主张是()为了维护三纲五常的原则,董仲舒在继承和发展儒家德刑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主张“大德小刑”、“前德后刑”,其重德轻刑的思想倾向显而易见。A项错误,毛泽东在1957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
跪求!!!中国法律思想史平时作业(1)(2)(3)(4)的答案!德、礼、政、刑,即德治、教化、政令、刑罚,是封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主要方法,最早由儒家创始人孔丘提出。孔子认为政刑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有德治、教化才是根本的治国方法,他首先提出重德轻刑、以德去刑的主张。西汉董仲舒以“天人合一”的神学目的论为基础,论证了“大德小刑”、“德主刑辅”的原理,成为封建正统...
请评述“春秋决狱”以董仲舒和郑玄为代表的汉儒比较详尽地论证了礼法关系和德刑关系,概括出了“德主刑辅”、“大德而小刑”[2]的法律思想。不仅如此,他们又是解律的思想家,运用儒家道德来解释刑事司法的疑难,实践了在司法上的法律道德化。 第三,“春秋决狱”是在礼法结合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为了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汉武帝...
汉朝法制指导思想的演变背景及过程面临新的社会形势,汉朝统治者希望以一种扩展进去的积极政治学说取代汗初的“无为”黄老思想,化解社会矛盾,巩固中央专制主义政权。 董仲舒应时改造儒家理论,儒家强调皇帝的权威,而董仲舒利用神权使这权威合法化。 董仲舒在法律方面,主张“大德而小刑”...
董仲舒的“德主刑辅”与传统“德主刑辅”之比较(《论语 颜渊》)”孔子的这一思想被董仲舒概括为“德主刑辅”。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自孔子以来德主刑辅的思想,突出强调以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重要工具。董仲舒为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提出“大德而小刑”的法律原则,用儒家的仁德去代替法家的严刑。儒家德主刑辅思想的发展,到董仲舒时已基本完成,儒家的德...
董仲舒维护皇权的《春秋》法统说包括?董仲舒总结秦朝骤亡的历史教训,认为汉朝必须以秦为鉴,改弦易辙,实行“更化”并提出“大德而小刑”的法律原则,用儒家的仁德代替法家的严刑。董仲舒的德主刑辅是由天道引申出来的。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他虽然主张德治,强调礼乐教化的作用,但也重视刑罚。在实施德和刑时,要根据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