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5 23: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1天前
改写后的文章如下:滹沱群的形成与地质历史紧密相关。最初,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在1882年的研究中提到了东冶灰岩和滹沱页岩,这些都是滹沱群最初的构架。1904年,维里士等学者首次命名了滹沱纪,并将其地层划分为东冶灰岩和豆村板岩两个单元。杨杰在1936年对此进行了初步整理,修正了维氏在前震旦系层序划分上的混乱,将该时期分为南台层和白头庵层。
王曰伦在1953年将这一时期称为震旦系,进一步划分为变质冰碛系、石英岩系、板岩系和硅质灰岩系等四个地层单位。赵宗溥在1954年确认滹沱系属于前震旦纪,它与震旦系之间存在不整合接触。马杏垣等人在1957年的研究中,确认滹沱系与五台系和震旦系茶房子灰岩的接触均为不整合,并将其分为变质砾岩、南台石英岩、豆村板岩和东冶灰岩等四个单元。
华北地质研究所和山西省地质局的后续研究进一步细化了滹沱群的划分。1964年,华北地质研究所将其分为滹沱群和郭家寨群,共11个组别;1965年则调整为3群16组,滹沱群和东冶群各新增了组别。1967年,山西省地质局区测队将滹沱群分为3个亚群12组,每个亚群都根据不同的地层特征划分为不同的组。白瑾等在1986年的研究中,将滹沱群进一步细分为3个亚群和14个组,每个组都有明确的地层顺序。最后,山西省地矿局在1989年沿用了之前的划分方案,将亚群提升为群,滹沱群被正式命名为滹沱超群,反映了该地区地质历史的演变和研究的深入。
扩展资料
滹沱群原称“滹沱系”,属元古代地层。分布面积较小,多见于中国山西五台山及吕梁山一带。最初命名地点在山西五台山西南滹沱河岸的东冶镇附近,故名。本群厚度较大,可分为三部分:下部,自下而上为变质含金砾岩、石英岩和石英岩夹千枚岩;中部,以千枚岩、板岩为主,夹石英岩、大理岩和轻微变质的中基性火山岩;上部,以富含裸枝迭层石的白云质大理岩为主,夹少量千枚岩。本群轻微变质,变质时代约为17±亿年。滹沱群可能属中元古界底部或下元古界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