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6 13: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9 08:21
对于石炭—二叠纪大冰期的成因,学术界存在多种探讨,但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大冰期与太阳在银河系中的运动周期有关。当太阳系经过星际物质密集区域时,太阳辐射被阻滞,导致地球接收到的阳光减少,从而产生冷的周期。太阳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一周,大约每3亿年,这可能与行星的冷暖变化周期相符。
另一种假说认为,太阳在接近银河系中心时,亮度下降,使得行星降温。斯台奈尔的研究发现,大冰期与太阳在银心点附近的时间有一定程度的关联,但误差较大,这使得该假说的可信度受到质疑。还有研究注意到,冰期与银河年周期的接近性,暗示可能与地球与银河系运动的同步有关,但在震旦纪之前缺乏冰期证据,可能与古老岩层的深变质作用有关。
另一种理论认为,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可能是地球自我调节的结果,与植物生长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息息相关。当时全球的蕨类植物繁茂,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导致气温下降,形成冰期。然而,冰期又抑制了植物生长,使得二氧化碳含量恢复平衡,这可能解释了大冰期的形成。
最后,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可能与泛古陆的脆性破裂有关。长时间的低温可能导致岩石圈脆性增加,这一因素可能触发了大规模的冰期现象。然而,这些理论仍有待进一步的地质证据和研究来验证。
在地质史上的第一次大冰期——震旦纪大冰期后,地球经历了长达3.3亿年的温暖时期。在古生代晚期,地球又进入第二次大冰期,即石炭—二叠纪大冰期,这次以南半球发育大量冰川为特征。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出现在距今3.5亿—2.7亿年以前,发生在石炭纪中期至二叠纪初期,因石炭纪和二叠纪属于晚古生代,又称晚古生代大冰期,也是显生宙中最大的一次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