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6 11:5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9 19:57
CI战略的核心由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和视觉识别(VI)三大组成部分构成,共同塑造企业的身份和形象。首先,理念识别(MI),作为企业的思想灵魂,是最高决策层次的体现,包含了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战略等,它是CI战略的基石和动力。
其次,行为识别(BI)是理念指导下的企业行为,分为对内和对外。对内,涉及内部管理规范、技术研究、员工教育、工作环境改善等;对外,则涉及市场调研、营销活动、公共关系、广告宣传等,是理念的动态表现。
视觉识别(VI)则是理念的具象化和视觉化,由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构成。基本要素如企业标志、标准字和标准色等,应用要素如办公用品、招牌等。VI通过直观的视觉形象传递企业理念和个性,但必须与企业理念一致,否则可能误导公众,对企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CI战略的这三个部分相互关联,形成统一的企业识别系统(CIS)。企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念和战略的一致性。理念是指导行为的方向,视觉识别则是理念的直接传达者。因此,企业需要在追求视觉吸引力的同时,确保其与理念的一致性,否则,过度的包装和虚伪的信息传递将损害企业的声誉和长远发展。
CI发源于欧洲,成长于美国,深化于日本。最早感知CI的是德国AEG电气公司,早期成功导入CI的当属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紧随其后的是可口可乐公司将其推进*,好学的日本人在60年代就觉察到CI为欧美企业带来了无限的财富,于是他们也就积极引进CI,并加于深化形成日本式的CI体系。CI战略为日本企业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并创造了很多的全球品牌,比如:SONY、KENWOOD(健五)、松屋百货、麒麟啤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