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6 12: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6 13:17
淋巴瘤样丘疹病的皮肤病理表现多样,其组织学特征根据皮损的不同阶段分为A、B、C和D型。
A型皮损的特征是真皮内广泛的炎症浸润,由小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组成,呈现楔形分布,其间散布或成片状的是异形CD30+大淋巴细胞,尽管多核性或R-S样细胞偶尔可见,但比例通常低于25%。表皮棘层肥厚,角化不全,且常伴有淋巴细胞亲表皮性特征。
B型皮损相对较少见,仅占总数的10%以下。其病理改变倾向于蕈样肉芽肿,真皮乳头层可见淋巴细胞为主的带状浸润,异形细胞存在,但肿瘤细胞通常不表达CD30。
C型皮损的特点是真皮内以CD30+大淋巴细胞为主,占75%以上,伴有少量混合性炎症细胞。这一类型与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组织学相似。
最新的D型类型则以CD8+大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具有亲表皮性,这与原发性侵袭性皮肤CD8+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的组织学改变有所区别,鉴别诊断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病理特征有助于临床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该疾病的不同阶段。
淋巴瘤样丘疹病(lymphomatoid papulosis, LyP)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自愈性的丘疹坏死性或丘疹结节性皮肤病,属于原发性皮肤CD30+淋巴增生性疾病(primary cutaneous CD30+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的一种。原发性皮肤CD30+淋巴增生性疾病是第二类常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占所有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25%。这一组疾病包括良性端的淋巴瘤样丘疹病,恶性端的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以及他们的中间界限类型。C-ALCL和LyP在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上有一定的重叠性,组织学上均以异形性的CD30+的T细胞为特征,形成一个疾病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