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祭鱼解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6 21:5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09:08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獭祭鱼"这一词语源自对水獭行为的观察。据《礼记·月令》记载,春天来临,鱼儿开始上冰,这时水獭会捕获鱼类,将其陈列在水边,仿佛在举行一种仪式,这被后人称为“獭祭”。高诱的注解中解释,水獭因其捕食特性——通常只吃一两口就丢弃,且捕鱼能力强,导致剩余许多鱼堆积,因此有了“獭祭”的比喻。
“獭祭”不仅被用作描述水獭的行为,还延伸为文学创作中的一个典故。宋代吴炯提到李商隐写作时,会大量查阅书籍,资料堆砌如獭祭鱼般有序。清赵翼的诗中,"丛编勤獭祭"表达对汪文端师勤于搜集资料的赞誉。同样,梁绍壬提到毛西河作诗文时,夫人戏称他需要堆积如獭祭的书卷才能完成作品,这表明“獭祭”也被用来形容堆砌故实、罗列引用。
闻一多先生在《龙凤》中提到,虽然关于孔子与凤的典故就在眼前,但并未被词章家广泛采用,可能是未被视作“獭祭”的典型例子。总的来说,“獭祭鱼”这一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古人的文献研究方式,以及在文学创作中引用丰富资料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