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顺差为什麽会导致本国货币升值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08:49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1:13
贸易差额、外汇储备与人民币汇率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珏
摘 要:人民币汇率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对外贸易和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影响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和整个世界经贸关系发展的关键问题。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从理论上看,贸易差额与汇率以及外汇储备水平与汇率之间都不存在确定的关系,也就是说,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增加并非人民币一定升值的理由。
关键字:贸易差额 外汇储备 人民币 汇率
1980年到2000年的20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增长的贡献率为14%,仅次於美国的20.7%;贸易增长对世界的贡献率为4.7%,在美国的14.4%和日本的6.9%之后居第三位。2001年到2002年,中国经济和贸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顺差以及经济的高速稳定增长不仅使中国越来越倍受主要经济强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瞩目,而且使人民币币值也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人民币升值的争论沸沸扬扬。基於此,本文对中国过去20年的汇率制度变迁以及对外贸易发展状况进行了关联性分析,试图说明经常帐户顺差与货币币值之间的非确定性关系。在中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含有市场因素的影响,它的稳定不仅有利於亚洲,也有利於整个世界。
一、人民币汇率与贸易差额的长期均衡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198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仅为381.4亿美元,2002年迅速上升为6207.7亿美元,2003年预计将达到6700-7000亿美元。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伴随著贸易差额由逆差到顺差的转变,也记录著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的历史。
在这一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两次重大的改革,并带来了人民币三*幅度贬值。第一次改革是在1973年以后,当时的国际大背景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各主要国家的汇率制度纷纷从与美元-黄金双挂钩的固定汇率制转向浮动汇率制。虽然与经济发展和市场是相脱节的,但盯住英镑和卢布的人民币双重汇率制也受到一些影响,人民币汇率由盯住单一(或少量)货币改变为盯住一揽子货币。再加上尼克松访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型历史时期,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的内部因素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前所未有地实行了官方汇率与贸易内部结算汇率并存的复汇率制。1982年、1983年,经济转型伴随著人民币贬值,我国的对外贸易当即由逆差转为顺差,这两年的贸易顺差分别为30.30亿美元和8.40亿美元(见表1)。5年以后,1988年国内价格创关,使国内需求迅速扩大,通货膨胀加剧,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人民币再次大幅度贬值。J曲线效应所描述的汇率贬值对贸易收支影响的时滞效应在此表现得十分明显:两年后,中国对外贸易一改持续6年的逆差转而实现了1990—1992连续3年的贸易顺差。
表1 1980-2003年中国贸易差额
单位:亿美元
年 份 进出口总额 出口额 进口额 贸易差额
1980 381.4 181.2 200.2 -19.00
1981 440.2 220.1 220.2 -0.10
1982 416.1 223.2 192.9 30.30
1983 436.2 222.3 213.9 8.40
1984 535.5 261.4 274.1 -12.70
1985 696.0 273.5 422.5 -149.00
1986 738.5 309.4 429.0 -119.60
1987 826.5 394.4 432.2 -37.80
1988 1027.8 475.2 552.7 -77.50
1989 1116.8 525.4 591.4 -66.00
1990 1154.4 620.9 533.5 87.4
1991 1357.0 719.1 637.9 81.2
1992 1655.3 849.4 805.9 43.5
1993 1957.0 917.4 1039.6 -122.2
1994 2366.2 1210.1 1156.2 53.90
1995 2808.6 1487.8 1320.8 167.00
1996 2898.8 1510.5 1388.3 122.20
1997 3251.6 1827.9 1423.7 404.20
1998 3259.5 1837.1 1402.4 434.70
1999 3606.3 1949.3 1657.0 292.3
2000 4743.1 2491.1 2251.0 241.10
2001 5097.7 2661.5 2436.1 225.40
2002 6207.7 3255.7 2952.0 303.60
2003 上半年 3761.43 1903.21 1858.22 44.99
预计全年 6700-7000 3500-3600 3300-3400 150-200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2002》及中国人民银行公布资料。
另一次改革是1994年,随著改革开放逐渐向纵深发展,全面开放迫使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市场调节汇率并轨。於是1994年起,人民币又出现了大幅度贬值,汇率*改革随之发生,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的最终目标得以确立,汇率制度从固定汇率制转变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在这次改革中,为了保证汇率*改革稳步推进,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终极目标,在继续对资本专案实行严格管制的同时,首先实现经常专案有条件的可兑换。在1996年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8条款后,实现了经常专案的完全可兑换,人民币汇率实行了名义上的有管理浮动。这次汇率改革给中国经济*和金融*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影响首先就反映在人民币大幅度贬值上,这使得1994年当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即出现了53.9亿美元的顺差,且顺差一直持续至今。
利用回归分析,根据计算,人民币汇率与贸易差额之间存在著高度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7203,汇率与贸易差额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分析表明:人民币汇率与中国的对外贸易之间存在著长期均衡关系。
图1 人民币汇率与贸易差额
二、经常专案差额并不意味汇率一定升值
经常专案(CA)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一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X)与进口(M)之间的差额加上单方转移的差额(U),即CA=(X-M)+U。经常专案的另一层含义则反应了一国储蓄与支出之间的关系,它应该包括官方和私人两部分,官方净储蓄是*税收(T)与支出(G)的余额,私人净储蓄则是私人储蓄(S)与私人投资(I)的余额,因此经常专案也可以表示为:CA=(T-G)+(S-I)。
由此可见,经常专案不只是进出口贸易的问题(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贸易顺差确实是由激增的出口贸易引起的),从贸易层面看,出口增加超过进口说明本国商品具有一定的出口竞争力,本国货币币值不高,有一定升值空间。但经常专案顺差也可能是由出口的扩大或进口的减少所引起的,或者可能是*税收增加或私人储蓄提高的结果。我们可以以以下两种假设为例作一分析。
1.如果经常专案顺差是因为公共部门借款减少,即(T-G)大於0。公共部门借款的减少一方面可以说明*开支下降,另一方面也说明*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的行为减少。这种紧缩性的财政*直接导致的是货币*的相应变化,利率应该上升,而较高利率货币的远期汇率是趋於下降的。
2.如果经常专案顺差是私人部门投资减少所造成的,即(S-I)大於0。私人部门投资减少与实际回报率相关,这说明国内投资机会少,外国资本流入不足,货币会趋於走弱而不是走强。
正如蒙代尔所说,人民币应该升值与中国经常专案帐户顺差大之间不存在确定关系,就象90年代的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并不意味著美元应该贬值。
三、外汇储备增加与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升值的内部压力来自於中国外汇储备的连年上升。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7月12日公布的资料显示,截止到2003年6月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465亿美元,而2002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是2800亿美元,短短半年的时间,外汇储备就增加了600多亿美元。中国目前尚未开放资本市场,人民币国家化也未完全实现,在这样的条件下,外汇流入的主要渠道就是贸易顺差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而2003年上半年,我国的贸易顺差为44.99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303亿美元。而且从中国90年代期间的实践看,流入中国的外资每年总有30%左右要在当年被用掉,其余的才转换为外汇储备,也就是说真正来自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实际外汇储备只是实际利用外资数量的约30%。按照这种计算,2003年上半年贡献於外汇储备的外资只有210亿美元。这样,外贸与外资二者之和也不过250亿美元,与外汇储备600多亿美元的增加额之间存在400多亿的缺口。这些资金是从哪儿来的?合理的解释是:由於多人民币升值的浓重预期,这些资金是通过各种复杂渠道进入国内等待人民币升值的套利资金。
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外汇储备的增加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意味著货币供给的增加。2003年上半年,我国广义货币M2的增速高达20.8%,是近5年来最高的。货币供给增长过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高增长的贡献,也有银行系统追求高利息和利润收入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为了保持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稳定,*银行必须投放货币收购外汇,外汇占款是*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之一。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占款增加,如果外汇收购增加超长,自然会导致基础货币供给的超常增加,而货币供给增长过快会构成极大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导致货币贬值。
也正是因为如此,蒙代尔指出,中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并非均衡状态所致,也并不表示人民币汇率过高,他认为人民币汇率是符合经济运行平衡的。
四、有关*选择
为了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应该重点在贸易*和汇率*上进行调整。
1.贸易*的调整以适度扩大进口、减少贸易顺差为主要内容
关於人民币升贬值的争论,实质上是贸易问题的纷争。中国的现行汇率*是与美元挂钩的浮动汇率制,由於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是连年顺差,使美元贬值以刺激美国出口的*并没有发挥其预期的作用,为了扭转长期以来的贸易逆差,来自美国的让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十分巨大。因此,为了保持人民币稳定,中国的对外贸易*必须有所调整,而调整的重点应放在扩大进口上。
(1)扩大进口有助於实现对外贸易收支的基本平衡。自从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呈现明显的顺差,对於中国的主要贸易夥伴之一的美国,我国的顺差额仅次於日本名列第二,而如果将台湾和香港都包括在内,我国对美国的贸易赢余还大大超过日本。长期的贸易不平衡不仅对於中国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也不符合“解决世界贸易不平衡问题”的基本原则。从理论上讲,长期的贸易顺差会产生对货币升值的压力,而货币升值会由於削弱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使本国出口下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因此,中国现阶段实现贸易平衡的手段应该是在保持和扩大既有贸易规模的同时努力扩大进口,而不是控制出口。而且,扩大进口有助於缓解与主要贸易夥伴国的贸易摩擦,营造一个和谐的对外贸易环境。
(2)扩大进口有利於控制外汇储备的增加,保持合理的货币供给,减少通货膨胀因素。对外贸易顺差为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从1996年到2003年上半年,我国外贸顺差累计达到2068.9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了2479亿美元。持续增加的外汇储备加重了*银行外汇收购的压力,增加了*银行的外汇占款额,从而导致基础货币供给增加,通货膨胀的潜在因素增加。通过适度扩大进口,可以减少外贸顺差程度,减少外汇储备,消除通货膨胀因素,更有利於人民币稳定。
(3)扩大进口有利於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源。虽然从总量上看,我国的自然资源是丰富的,但由於人口稠密,人均占有量却明显不足,尤其是一些支柱性矿产品,如天然气、石油等,后备储量更是缺乏。而我国正处於经济迅猛发展的经济转折时期,充足的资源供应是经济发展的必要保障,只有通过扩大进口,大量引进外部优势资源,弥补和保护国内稀缺资源,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比较优势角度讲,扩大包括消费品在内的资源进口也是比较优势原则的充分体现,是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力举措。
2.汇率*上逐步放开资本帐户,实行一种更好地反映多变的市场状况和经济基础的灵活的汇率制度
汇率*与经济*密切相关,实行什麽样的汇率*,取决於汇率*在经济中的地位和国家*的基本目标。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国家的货币*和汇率*以服务国家出口创汇为根本目标,这决定了财政*是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而货币*只是处於从属的地位,这种*环境下的利率机制和汇率机制基本是计划性的,是与市场相脱节的。
1994年汇率并轨以后,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期中实行了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并实行人民币经常专案下的可自由兑换。由於仍然盯住美元,货币*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从利率平价的角度看,利率的变化与货币币值的变化应该保持一致,这是实现货币*独立性的必要条件。因而为了保持货币*的独立性,浮动汇率制度是中国汇率*的必然选择。
但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实践看,现行人民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中,管理的成分更大一些,而市场因素的作用明显不足,这是由我国目前外汇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管理水平以及企业和居民的汇率风险意识以及市场风险规避所决定的。随著国际化程度尤其是金融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中国所面临的贸易环境和金融环境都将更加开放,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的不完善因素将日趋暴露,其不适应性将越来越突出,现行汇率将无法承受市场运行的要求。因此,中国必须在继续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前提下,在实现人民币经常专案帐户可自由兑换的基础上,逐步开放资本帐户,要适时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高外汇市场运行机制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利率*与汇率*的协调,促进国内外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理查德•M•列维奇. 国际金融市场——价格与*[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中国发展报告—200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3.李海菠. 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关系——基於1973-2001年资料的实证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2003,7.
4.赵彦志,周梅. 美元贬值及其经济影响[J].
(责任编辑:叶洪涛)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review.org/news/manage/image/124115639.doc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1:13
外贸顺差,使本国外汇储备增加,外汇是不能直接在本国使用的,因此取得的外汇收入会到商业银行按汇率兑换成本币。在本币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外币的增多,对本币的需求增加,所以使本币升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1:13
贸易差额、外汇储备与人民币汇率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珏
摘 要:人民币汇率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对外贸易和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影响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和整个世界经贸关系发展的关键问题。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从理论上看,贸易差额与汇率以及外汇储备水平与汇率之间都不存在确定的关系,也就是说,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增加并非人民币一定升值的理由。
关键字:贸易差额 外汇储备 人民币 汇率
1980年到2000年的20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增长的贡献率为14%,仅次於美国的20.7%;贸易增长对世界的贡献率为4.7%,在美国的14.4%和日本的6.9%之后居第三位。2001年到2002年,中国经济和贸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顺差以及经济的高速稳定增长不仅使中国越来越倍受主要经济强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瞩目,而且使人民币币值也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人民币升值的争论沸沸扬扬。基於此,本文对中国过去20年的汇率制度变迁以及对外贸易发展状况进行了关联性分析,试图说明经常帐户顺差与货币币值之间的非确定性关系。在中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含有市场因素的影响,它的稳定不仅有利於亚洲,也有利於整个世界。
一、人民币汇率与贸易差额的长期均衡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198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仅为381.4亿美元,2002年迅速上升为6207.7亿美元,2003年预计将达到6700-7000亿美元。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伴随著贸易差额由逆差到顺差的转变,也记录著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的历史。
在这一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两次重大的改革,并带来了人民币三*幅度贬值。第一次改革是在1973年以后,当时的国际大背景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各主要国家的汇率制度纷纷从与美元-黄金双挂钩的固定汇率制转向浮动汇率制。虽然与经济发展和市场是相脱节的,但盯住英镑和卢布的人民币双重汇率制也受到一些影响,人民币汇率由盯住单一(或少量)货币改变为盯住一揽子货币。再加上尼克松访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型历史时期,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的内部因素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前所未有地实行了官方汇率与贸易内部结算汇率并存的复汇率制。1982年、1983年,经济转型伴随著人民币贬值,我国的对外贸易当即由逆差转为顺差,这两年的贸易顺差分别为30.30亿美元和8.40亿美元(见表1)。5年以后,1988年国内价格创关,使国内需求迅速扩大,通货膨胀加剧,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人民币再次大幅度贬值。J曲线效应所描述的汇率贬值对贸易收支影响的时滞效应在此表现得十分明显:两年后,中国对外贸易一改持续6年的逆差转而实现了1990—1992连续3年的贸易顺差。
表1 1980-2003年中国贸易差额
单位:亿美元
年 份 进出口总额 出口额 进口额 贸易差额
1980 381.4 181.2 200.2 -19.00
1981 440.2 220.1 220.2 -0.10
1982 416.1 223.2 192.9 30.30
1983 436.2 222.3 213.9 8.40
1984 535.5 261.4 274.1 -12.70
1985 696.0 273.5 422.5 -149.00
1986 738.5 309.4 429.0 -119.60
1987 826.5 394.4 432.2 -37.80
1988 1027.8 475.2 552.7 -77.50
1989 1116.8 525.4 591.4 -66.00
1990 1154.4 620.9 533.5 87.4
1991 1357.0 719.1 637.9 81.2
1992 1655.3 849.4 805.9 43.5
1993 1957.0 917.4 1039.6 -122.2
1994 2366.2 1210.1 1156.2 53.90
1995 2808.6 1487.8 1320.8 167.00
1996 2898.8 1510.5 1388.3 122.20
1997 3251.6 1827.9 1423.7 404.20
1998 3259.5 1837.1 1402.4 434.70
1999 3606.3 1949.3 1657.0 292.3
2000 4743.1 2491.1 2251.0 241.10
2001 5097.7 2661.5 2436.1 225.40
2002 6207.7 3255.7 2952.0 303.60
2003 上半年 3761.43 1903.21 1858.22 44.99
预计全年 6700-7000 3500-3600 3300-3400 150-200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2002》及中国人民银行公布资料。
另一次改革是1994年,随著改革开放逐渐向纵深发展,全面开放迫使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市场调节汇率并轨。於是1994年起,人民币又出现了大幅度贬值,汇率*改革随之发生,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的最终目标得以确立,汇率制度从固定汇率制转变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在这次改革中,为了保证汇率*改革稳步推进,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终极目标,在继续对资本专案实行严格管制的同时,首先实现经常专案有条件的可兑换。在1996年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8条款后,实现了经常专案的完全可兑换,人民币汇率实行了名义上的有管理浮动。这次汇率改革给中国经济*和金融*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影响首先就反映在人民币大幅度贬值上,这使得1994年当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即出现了53.9亿美元的顺差,且顺差一直持续至今。
利用回归分析,根据计算,人民币汇率与贸易差额之间存在著高度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7203,汇率与贸易差额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分析表明:人民币汇率与中国的对外贸易之间存在著长期均衡关系。
图1 人民币汇率与贸易差额
二、经常专案差额并不意味汇率一定升值
经常专案(CA)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一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X)与进口(M)之间的差额加上单方转移的差额(U),即CA=(X-M)+U。经常专案的另一层含义则反应了一国储蓄与支出之间的关系,它应该包括官方和私人两部分,官方净储蓄是*税收(T)与支出(G)的余额,私人净储蓄则是私人储蓄(S)与私人投资(I)的余额,因此经常专案也可以表示为:CA=(T-G)+(S-I)。
由此可见,经常专案不只是进出口贸易的问题(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贸易顺差确实是由激增的出口贸易引起的),从贸易层面看,出口增加超过进口说明本国商品具有一定的出口竞争力,本国货币币值不高,有一定升值空间。但经常专案顺差也可能是由出口的扩大或进口的减少所引起的,或者可能是*税收增加或私人储蓄提高的结果。我们可以以以下两种假设为例作一分析。
1.如果经常专案顺差是因为公共部门借款减少,即(T-G)大於0。公共部门借款的减少一方面可以说明*开支下降,另一方面也说明*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的行为减少。这种紧缩性的财政*直接导致的是货币*的相应变化,利率应该上升,而较高利率货币的远期汇率是趋於下降的。
2.如果经常专案顺差是私人部门投资减少所造成的,即(S-I)大於0。私人部门投资减少与实际回报率相关,这说明国内投资机会少,外国资本流入不足,货币会趋於走弱而不是走强。
正如蒙代尔所说,人民币应该升值与中国经常专案帐户顺差大之间不存在确定关系,就象90年代的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并不意味著美元应该贬值。
三、外汇储备增加与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升值的内部压力来自於中国外汇储备的连年上升。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7月12日公布的资料显示,截止到2003年6月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465亿美元,而2002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是2800亿美元,短短半年的时间,外汇储备就增加了600多亿美元。中国目前尚未开放资本市场,人民币国家化也未完全实现,在这样的条件下,外汇流入的主要渠道就是贸易顺差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而2003年上半年,我国的贸易顺差为44.99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303亿美元。而且从中国90年代期间的实践看,流入中国的外资每年总有30%左右要在当年被用掉,其余的才转换为外汇储备,也就是说真正来自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实际外汇储备只是实际利用外资数量的约30%。按照这种计算,2003年上半年贡献於外汇储备的外资只有210亿美元。这样,外贸与外资二者之和也不过250亿美元,与外汇储备600多亿美元的增加额之间存在400多亿的缺口。这些资金是从哪儿来的?合理的解释是:由於多人民币升值的浓重预期,这些资金是通过各种复杂渠道进入国内等待人民币升值的套利资金。
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外汇储备的增加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意味著货币供给的增加。2003年上半年,我国广义货币M2的增速高达20.8%,是近5年来最高的。货币供给增长过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高增长的贡献,也有银行系统追求高利息和利润收入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为了保持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稳定,*银行必须投放货币收购外汇,外汇占款是*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之一。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占款增加,如果外汇收购增加超长,自然会导致基础货币供给的超常增加,而货币供给增长过快会构成极大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导致货币贬值。
也正是因为如此,蒙代尔指出,中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并非均衡状态所致,也并不表示人民币汇率过高,他认为人民币汇率是符合经济运行平衡的。
四、有关*选择
为了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应该重点在贸易*和汇率*上进行调整。
1.贸易*的调整以适度扩大进口、减少贸易顺差为主要内容
关於人民币升贬值的争论,实质上是贸易问题的纷争。中国的现行汇率*是与美元挂钩的浮动汇率制,由於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是连年顺差,使美元贬值以刺激美国出口的*并没有发挥其预期的作用,为了扭转长期以来的贸易逆差,来自美国的让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十分巨大。因此,为了保持人民币稳定,中国的对外贸易*必须有所调整,而调整的重点应放在扩大进口上。
(1)扩大进口有助於实现对外贸易收支的基本平衡。自从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呈现明显的顺差,对於中国的主要贸易夥伴之一的美国,我国的顺差额仅次於日本名列第二,而如果将台湾和香港都包括在内,我国对美国的贸易赢余还大大超过日本。长期的贸易不平衡不仅对於中国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也不符合“解决世界贸易不平衡问题”的基本原则。从理论上讲,长期的贸易顺差会产生对货币升值的压力,而货币升值会由於削弱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使本国出口下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因此,中国现阶段实现贸易平衡的手段应该是在保持和扩大既有贸易规模的同时努力扩大进口,而不是控制出口。而且,扩大进口有助於缓解与主要贸易夥伴国的贸易摩擦,营造一个和谐的对外贸易环境。
(2)扩大进口有利於控制外汇储备的增加,保持合理的货币供给,减少通货膨胀因素。对外贸易顺差为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从1996年到2003年上半年,我国外贸顺差累计达到2068.9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了2479亿美元。持续增加的外汇储备加重了*银行外汇收购的压力,增加了*银行的外汇占款额,从而导致基础货币供给增加,通货膨胀的潜在因素增加。通过适度扩大进口,可以减少外贸顺差程度,减少外汇储备,消除通货膨胀因素,更有利於人民币稳定。
(3)扩大进口有利於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源。虽然从总量上看,我国的自然资源是丰富的,但由於人口稠密,人均占有量却明显不足,尤其是一些支柱性矿产品,如天然气、石油等,后备储量更是缺乏。而我国正处於经济迅猛发展的经济转折时期,充足的资源供应是经济发展的必要保障,只有通过扩大进口,大量引进外部优势资源,弥补和保护国内稀缺资源,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比较优势角度讲,扩大包括消费品在内的资源进口也是比较优势原则的充分体现,是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力举措。
2.汇率*上逐步放开资本帐户,实行一种更好地反映多变的市场状况和经济基础的灵活的汇率制度
汇率*与经济*密切相关,实行什麽样的汇率*,取决於汇率*在经济中的地位和国家*的基本目标。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国家的货币*和汇率*以服务国家出口创汇为根本目标,这决定了财政*是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而货币*只是处於从属的地位,这种*环境下的利率机制和汇率机制基本是计划性的,是与市场相脱节的。
1994年汇率并轨以后,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期中实行了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并实行人民币经常专案下的可自由兑换。由於仍然盯住美元,货币*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从利率平价的角度看,利率的变化与货币币值的变化应该保持一致,这是实现货币*独立性的必要条件。因而为了保持货币*的独立性,浮动汇率制度是中国汇率*的必然选择。
但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实践看,现行人民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中,管理的成分更大一些,而市场因素的作用明显不足,这是由我国目前外汇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管理水平以及企业和居民的汇率风险意识以及市场风险规避所决定的。随著国际化程度尤其是金融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中国所面临的贸易环境和金融环境都将更加开放,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的不完善因素将日趋暴露,其不适应性将越来越突出,现行汇率将无法承受市场运行的要求。因此,中国必须在继续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前提下,在实现人民币经常专案帐户可自由兑换的基础上,逐步开放资本帐户,要适时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高外汇市场运行机制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利率*与汇率*的协调,促进国内外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理查德•M•列维奇. 国际金融市场——价格与*[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中国发展报告—200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3.李海菠. 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关系——基於1973-2001年资料的实证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2003,7.
4.赵彦志,周梅. 美元贬值及其经济影响[J].
(责任编辑:叶洪涛)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review.org/news/manage/image/124115639.doc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1:13
外贸顺差,使本国外汇储备增加,外汇是不能直接在本国使用的,因此取得的外汇收入会到商业银行按汇率兑换成本币。在本币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外币的增多,对本币的需求增加,所以使本币升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1:13
贸易差额、外汇储备与人民币汇率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珏
摘 要:人民币汇率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对外贸易和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影响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和整个世界经贸关系发展的关键问题。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从理论上看,贸易差额与汇率以及外汇储备水平与汇率之间都不存在确定的关系,也就是说,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增加并非人民币一定升值的理由。
关键字:贸易差额 外汇储备 人民币 汇率
1980年到2000年的20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增长的贡献率为14%,仅次於美国的20.7%;贸易增长对世界的贡献率为4.7%,在美国的14.4%和日本的6.9%之后居第三位。2001年到2002年,中国经济和贸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顺差以及经济的高速稳定增长不仅使中国越来越倍受主要经济强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瞩目,而且使人民币币值也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人民币升值的争论沸沸扬扬。基於此,本文对中国过去20年的汇率制度变迁以及对外贸易发展状况进行了关联性分析,试图说明经常帐户顺差与货币币值之间的非确定性关系。在中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含有市场因素的影响,它的稳定不仅有利於亚洲,也有利於整个世界。
一、人民币汇率与贸易差额的长期均衡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198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仅为381.4亿美元,2002年迅速上升为6207.7亿美元,2003年预计将达到6700-7000亿美元。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伴随著贸易差额由逆差到顺差的转变,也记录著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的历史。
在这一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两次重大的改革,并带来了人民币三*幅度贬值。第一次改革是在1973年以后,当时的国际大背景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各主要国家的汇率制度纷纷从与美元-黄金双挂钩的固定汇率制转向浮动汇率制。虽然与经济发展和市场是相脱节的,但盯住英镑和卢布的人民币双重汇率制也受到一些影响,人民币汇率由盯住单一(或少量)货币改变为盯住一揽子货币。再加上尼克松访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型历史时期,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的内部因素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前所未有地实行了官方汇率与贸易内部结算汇率并存的复汇率制。1982年、1983年,经济转型伴随著人民币贬值,我国的对外贸易当即由逆差转为顺差,这两年的贸易顺差分别为30.30亿美元和8.40亿美元(见表1)。5年以后,1988年国内价格创关,使国内需求迅速扩大,通货膨胀加剧,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人民币再次大幅度贬值。J曲线效应所描述的汇率贬值对贸易收支影响的时滞效应在此表现得十分明显:两年后,中国对外贸易一改持续6年的逆差转而实现了1990—1992连续3年的贸易顺差。
表1 1980-2003年中国贸易差额
单位:亿美元
年 份 进出口总额 出口额 进口额 贸易差额
1980 381.4 181.2 200.2 -19.00
1981 440.2 220.1 220.2 -0.10
1982 416.1 223.2 192.9 30.30
1983 436.2 222.3 213.9 8.40
1984 535.5 261.4 274.1 -12.70
1985 696.0 273.5 422.5 -149.00
1986 738.5 309.4 429.0 -119.60
1987 826.5 394.4 432.2 -37.80
1988 1027.8 475.2 552.7 -77.50
1989 1116.8 525.4 591.4 -66.00
1990 1154.4 620.9 533.5 87.4
1991 1357.0 719.1 637.9 81.2
1992 1655.3 849.4 805.9 43.5
1993 1957.0 917.4 1039.6 -122.2
1994 2366.2 1210.1 1156.2 53.90
1995 2808.6 1487.8 1320.8 167.00
1996 2898.8 1510.5 1388.3 122.20
1997 3251.6 1827.9 1423.7 404.20
1998 3259.5 1837.1 1402.4 434.70
1999 3606.3 1949.3 1657.0 292.3
2000 4743.1 2491.1 2251.0 241.10
2001 5097.7 2661.5 2436.1 225.40
2002 6207.7 3255.7 2952.0 303.60
2003 上半年 3761.43 1903.21 1858.22 44.99
预计全年 6700-7000 3500-3600 3300-3400 150-200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2002》及中国人民银行公布资料。
另一次改革是1994年,随著改革开放逐渐向纵深发展,全面开放迫使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市场调节汇率并轨。於是1994年起,人民币又出现了大幅度贬值,汇率*改革随之发生,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的最终目标得以确立,汇率制度从固定汇率制转变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在这次改革中,为了保证汇率*改革稳步推进,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终极目标,在继续对资本专案实行严格管制的同时,首先实现经常专案有条件的可兑换。在1996年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8条款后,实现了经常专案的完全可兑换,人民币汇率实行了名义上的有管理浮动。这次汇率改革给中国经济*和金融*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影响首先就反映在人民币大幅度贬值上,这使得1994年当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即出现了53.9亿美元的顺差,且顺差一直持续至今。
利用回归分析,根据计算,人民币汇率与贸易差额之间存在著高度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7203,汇率与贸易差额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分析表明:人民币汇率与中国的对外贸易之间存在著长期均衡关系。
图1 人民币汇率与贸易差额
二、经常专案差额并不意味汇率一定升值
经常专案(CA)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一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X)与进口(M)之间的差额加上单方转移的差额(U),即CA=(X-M)+U。经常专案的另一层含义则反应了一国储蓄与支出之间的关系,它应该包括官方和私人两部分,官方净储蓄是*税收(T)与支出(G)的余额,私人净储蓄则是私人储蓄(S)与私人投资(I)的余额,因此经常专案也可以表示为:CA=(T-G)+(S-I)。
由此可见,经常专案不只是进出口贸易的问题(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贸易顺差确实是由激增的出口贸易引起的),从贸易层面看,出口增加超过进口说明本国商品具有一定的出口竞争力,本国货币币值不高,有一定升值空间。但经常专案顺差也可能是由出口的扩大或进口的减少所引起的,或者可能是*税收增加或私人储蓄提高的结果。我们可以以以下两种假设为例作一分析。
1.如果经常专案顺差是因为公共部门借款减少,即(T-G)大於0。公共部门借款的减少一方面可以说明*开支下降,另一方面也说明*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的行为减少。这种紧缩性的财政*直接导致的是货币*的相应变化,利率应该上升,而较高利率货币的远期汇率是趋於下降的。
2.如果经常专案顺差是私人部门投资减少所造成的,即(S-I)大於0。私人部门投资减少与实际回报率相关,这说明国内投资机会少,外国资本流入不足,货币会趋於走弱而不是走强。
正如蒙代尔所说,人民币应该升值与中国经常专案帐户顺差大之间不存在确定关系,就象90年代的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并不意味著美元应该贬值。
三、外汇储备增加与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升值的内部压力来自於中国外汇储备的连年上升。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7月12日公布的资料显示,截止到2003年6月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465亿美元,而2002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是2800亿美元,短短半年的时间,外汇储备就增加了600多亿美元。中国目前尚未开放资本市场,人民币国家化也未完全实现,在这样的条件下,外汇流入的主要渠道就是贸易顺差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而2003年上半年,我国的贸易顺差为44.99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303亿美元。而且从中国90年代期间的实践看,流入中国的外资每年总有30%左右要在当年被用掉,其余的才转换为外汇储备,也就是说真正来自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实际外汇储备只是实际利用外资数量的约30%。按照这种计算,2003年上半年贡献於外汇储备的外资只有210亿美元。这样,外贸与外资二者之和也不过250亿美元,与外汇储备600多亿美元的增加额之间存在400多亿的缺口。这些资金是从哪儿来的?合理的解释是:由於多人民币升值的浓重预期,这些资金是通过各种复杂渠道进入国内等待人民币升值的套利资金。
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外汇储备的增加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意味著货币供给的增加。2003年上半年,我国广义货币M2的增速高达20.8%,是近5年来最高的。货币供给增长过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高增长的贡献,也有银行系统追求高利息和利润收入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为了保持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稳定,*银行必须投放货币收购外汇,外汇占款是*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之一。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占款增加,如果外汇收购增加超长,自然会导致基础货币供给的超常增加,而货币供给增长过快会构成极大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导致货币贬值。
也正是因为如此,蒙代尔指出,中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并非均衡状态所致,也并不表示人民币汇率过高,他认为人民币汇率是符合经济运行平衡的。
四、有关*选择
为了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应该重点在贸易*和汇率*上进行调整。
1.贸易*的调整以适度扩大进口、减少贸易顺差为主要内容
关於人民币升贬值的争论,实质上是贸易问题的纷争。中国的现行汇率*是与美元挂钩的浮动汇率制,由於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是连年顺差,使美元贬值以刺激美国出口的*并没有发挥其预期的作用,为了扭转长期以来的贸易逆差,来自美国的让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十分巨大。因此,为了保持人民币稳定,中国的对外贸易*必须有所调整,而调整的重点应放在扩大进口上。
(1)扩大进口有助於实现对外贸易收支的基本平衡。自从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呈现明显的顺差,对於中国的主要贸易夥伴之一的美国,我国的顺差额仅次於日本名列第二,而如果将台湾和香港都包括在内,我国对美国的贸易赢余还大大超过日本。长期的贸易不平衡不仅对於中国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也不符合“解决世界贸易不平衡问题”的基本原则。从理论上讲,长期的贸易顺差会产生对货币升值的压力,而货币升值会由於削弱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使本国出口下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因此,中国现阶段实现贸易平衡的手段应该是在保持和扩大既有贸易规模的同时努力扩大进口,而不是控制出口。而且,扩大进口有助於缓解与主要贸易夥伴国的贸易摩擦,营造一个和谐的对外贸易环境。
(2)扩大进口有利於控制外汇储备的增加,保持合理的货币供给,减少通货膨胀因素。对外贸易顺差为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从1996年到2003年上半年,我国外贸顺差累计达到2068.9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了2479亿美元。持续增加的外汇储备加重了*银行外汇收购的压力,增加了*银行的外汇占款额,从而导致基础货币供给增加,通货膨胀的潜在因素增加。通过适度扩大进口,可以减少外贸顺差程度,减少外汇储备,消除通货膨胀因素,更有利於人民币稳定。
(3)扩大进口有利於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源。虽然从总量上看,我国的自然资源是丰富的,但由於人口稠密,人均占有量却明显不足,尤其是一些支柱性矿产品,如天然气、石油等,后备储量更是缺乏。而我国正处於经济迅猛发展的经济转折时期,充足的资源供应是经济发展的必要保障,只有通过扩大进口,大量引进外部优势资源,弥补和保护国内稀缺资源,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比较优势角度讲,扩大包括消费品在内的资源进口也是比较优势原则的充分体现,是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力举措。
2.汇率*上逐步放开资本帐户,实行一种更好地反映多变的市场状况和经济基础的灵活的汇率制度
汇率*与经济*密切相关,实行什麽样的汇率*,取决於汇率*在经济中的地位和国家*的基本目标。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国家的货币*和汇率*以服务国家出口创汇为根本目标,这决定了财政*是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而货币*只是处於从属的地位,这种*环境下的利率机制和汇率机制基本是计划性的,是与市场相脱节的。
1994年汇率并轨以后,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期中实行了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并实行人民币经常专案下的可自由兑换。由於仍然盯住美元,货币*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从利率平价的角度看,利率的变化与货币币值的变化应该保持一致,这是实现货币*独立性的必要条件。因而为了保持货币*的独立性,浮动汇率制度是中国汇率*的必然选择。
但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实践看,现行人民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中,管理的成分更大一些,而市场因素的作用明显不足,这是由我国目前外汇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管理水平以及企业和居民的汇率风险意识以及市场风险规避所决定的。随著国际化程度尤其是金融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中国所面临的贸易环境和金融环境都将更加开放,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的不完善因素将日趋暴露,其不适应性将越来越突出,现行汇率将无法承受市场运行的要求。因此,中国必须在继续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前提下,在实现人民币经常专案帐户可自由兑换的基础上,逐步开放资本帐户,要适时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高外汇市场运行机制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利率*与汇率*的协调,促进国内外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理查德•M•列维奇. 国际金融市场——价格与*[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中国发展报告—200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3.李海菠. 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关系——基於1973-2001年资料的实证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2003,7.
4.赵彦志,周梅. 美元贬值及其经济影响[J].
(责任编辑:叶洪涛)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review.org/news/manage/image/124115639.doc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1:13
外贸顺差,使本国外汇储备增加,外汇是不能直接在本国使用的,因此取得的外汇收入会到商业银行按汇率兑换成本币。在本币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外币的增多,对本币的需求增加,所以使本币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