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8 10: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5 10:05
田德望早年以英语为主修,辅修德语和意语,意大利留学期间则以意语为主,副修法语和拉丁语。然而,他在教学中将德语视为第二外语,特别是在北大西语系担任德语教研室的核心教授。他十分喜爱教授德语文学,这似乎成为了他内心的归宿。
由于田德望出身农村,他对描绘田园生活的文学作品特别感兴趣,这使他被瑞士作家凯勒的作品所吸引。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阅读凯勒的农村题材作品时,深感共鸣,翻译了《乡村里的柔密欧与朱利叶》和《塞尔德维拉的人们》等五六部中篇小说。他的翻译精准且文字优雅,展现了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才华。然而,他计划翻译的凯勒长篇名作《绿衣亨利》当时在国内鲜为人知,他决心在课余时间完成。
然而,命运多舛,田德望在试图开始翻译《绿衣亨利》时,正值“四清”运动和“*”。他*离开翻译岗位,参与《毛选》的德语翻译。他坚持早出晚归,即使步行数十公里也要准时到达。这段经历虽然艰辛,但他并未放弃。然而,他的努力被误解为“走白专道路”,受到冷遇。接着,他被要求参加数学考试,结果得分为零,这是对他才能的不公,也损害了他的尊严。
直到1971年,田德望又被要求编写英语教材和教学,但因林彪事件而中止。直到1974-1975年,他才有机会在“复课闹*”期间,利用节假日翻译《绿衣亨利》。这部小说描绘了主人公在生活和艺术爱情中的挣扎与成长,译者田德望,一个农村出身的译者,将自己的情感与心血融入其中。这部作品最终在1980年和1983年以《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的形式出版,分为上下两卷。
田德望,男,汉族,河北顺平县人。1931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1935年又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研究所,后去意大利、德国留学,获博士学位。1940年后历任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外国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德语教授。1994年曾获中国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彩虹翻译奖荣誉奖。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0年10月6日病逝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