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8 02: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20:06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纤维胃镜和胃粘膜活组织病理检查,因为其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胃镜检查是诊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观察病变部位、萎缩程度、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情况,正常胃粘膜通常呈橘红色,萎缩时则变为灰白、灰黄或灰绿色,有时会呈现红白相间的特征,白相更为明显,严重时有白色斑块和皱襞的变化。胃粘膜萎缩可能弥漫性或局限性,甚至有小灶状表现,且粘膜下血管会变得明显,如红色网状小动脉或毛细血管,严重时可见到上皮细胞增生形成结节或糜烂。
活组织检查显示固有腺体不同程度萎缩,粘膜肌层增厚,炎症、淋巴滤泡形成,代之以假幽门腺化生或肠腺化生。诊断时需考虑患者年龄、病程和病史,通常在中老年群体中常见,且常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背景。患者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胃部胀满、食欲减退、疲劳、体重下降和贫血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方面,胃液分析对于A型CAG(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可能显示低酸或无酸,而B型CAG可能正常或低酸。胃蛋白酶原测定在萎缩性胃炎中含量减少,血清胃泌素水平在A型CAG患者中增高,而在B型CAG中则降低,因为胃窦粘膜萎缩影响了胃泌素的分泌。此外,免疫学检查如壁细胞抗体(PCA)、内因子抗体(IFA)和胃泌素分泌细胞抗体(GCA)也可作为诊断的辅助手段。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粘膜已经发生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又可以分为多灶萎缩性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胃炎两大类。前者萎缩性改变在胃内呈多灶性萎缩,以胃窦为主,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发展而来,后者萎缩性改变主要在胃体,多由自身免疫引起的胃体胃炎发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