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7 16:4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9:26
朱元璋气量狭小确实是他屠戮功臣的原因之一,但这并不是决定因素。最重要的原因是朱元璋害怕这些开国功臣在他死后谋反,所以他选择屠戮功臣,为朱允炆消除一切隐患。
历朝历代,开国君王都只能共患难,却不可共富贵。坐拥天下之后,这些君王往往会对当年的老兄弟举起屠刀,特别是早年间出生入死的兄弟,是他们重点“照顾”的对象。因为这些人见过他们最狼狈的样子,知道所谓的“皇权天授”只是糊弄人的把戏,只要他们有能力,一样可以做皇帝。汉高祖刘邦如此,朱元璋也是如此,早年出身卑微的他们在功成名就之后选择对昔日的老兄弟下手,只有这样他们的皇位才会稳固。
和刘邦比起来,朱元璋对功臣下狠手的原因又多了一个。众所周知,朱元璋最早立朱允炆的父亲,也就是朱标为太子。朱标心性仁慈,和朱元璋性格迥异。当时朱元璋递给朱标一跟荆棘让他握住,可是朱标说那上面有刺,自己不敢握。随即朱元璋亲手将荆棘上的刺全部除去,将荆棘递给朱标说:这些刺你不敢除,我来帮你。朱元璋的这番话大有深意,荆棘就好比是江山社稷,这些开国功臣就是荆棘上的刺,他打算将开国功臣除之而后快,再将江山社稷交到朱标手上。
可惜的是,朱标英年早逝,不得已之下朱元璋决定隔代传位。朱元璋当然知道隔代传位的隐患非常大,所以他加快“清理”开国功臣的步伐。他以莫须有的罪名炮制了胡惟庸案,并借此诛杀几万人,屠戮大批功臣。即便如此他仍不满足,又找机会杀死李善长、蓝玉等赫赫有名的功臣。最后,朱元璋的目的达到了,等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朱允炆身边无人可用,只有一个屡败屡战、最后倒戈相向的李景隆和身经百战的朱棣对阵。
如果朱元璋能为朱允炆留下几个可用之才,那就不用派李景龙这样的“草包”上战场,朱棣的靖难之役也就不会成功。也许一切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此后明朝皇室总是同室操戈,内斗不止。
当然,抛开朱元璋为后辈所做的打算,他自己的气量狭小也是屠戮功臣的原因之一。在朱元璋看来,天下的财富都是他的,现在这些开国功臣花的、用的也是自己的,自己要收回来再“正常”不过。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9:27
是的,朱元璋在当了皇帝后,气量非常狭小,还很多疑,认为这些开国功臣们都不老实,都想取代他当皇帝。他担心自己的儿子将来继位后压制不住这些人,所以才将他们都杀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9:27
不是,是因为他多疑,从他自己从小的经历得知,人不可以信,他也不想和别人共享胜利的果实,所以把开国功臣杀掉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9:28
当然不是,主要是跟他打天下的人功劳都太大了,而且个个手下兵马强盛,如果哪天他们犯上作乱是非常麻烦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9:29
不是,他杀功臣的目的是为了给朱允炆铲除威胁,因为根基不稳的朱允炆没有驾驭那些功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