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7 08: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0 18:52
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在其研究中提出了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他起初关注的是狗的消化反应,观察到狗对食物有唾液分泌的自然反应。在实验中,他将食物与一个中性刺激(如铃声,即条件刺激,CS)相结合,即使在没有食物时,狗也会学会对铃声作出分泌唾液的反应(条件反应,CR)。在这个过程中,中性刺激(CS)与无条件刺激(UCS,如食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复结合,强化了条件反射的形成,使得原本不引起反应的刺激变成能引发特定反应的条件刺激。
经典条件反射涉及四个要素:中性刺激、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和条件反应。中性刺激(如铃声)在条件反射形成前不引发反应,但在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多次同步后,它会引发条件反应。无条件刺激是天生就能引起反应的,而条件反射则是通过强化学习获得的。强化次数越多,条件反射越巩固。条件刺激可以是各种类型,如听觉、触觉等,只要能与无条件刺激结合就可能成为条件刺激。
巴甫洛夫发现,如果条件刺激不再与无条件刺激相强化,条件反射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消退抑制。消退不是联系的永久消失,而是暂时抑制。同时,他观察到条件反射的泛化和分化过程。泛化是指类似刺激也能引发条件反射,但相似度越高,反应效应越小;分化则是通过强化特定刺激,消除泛化反应,使动物对单一刺激产生特定反应。
巴甫洛夫的研究对心理学有着深远影响,他的理论成为行为主义学派的基础,尤其是在俄国。他认为学习是大脑皮层形成和巩固暂时神经联系的过程,这为理解人类和动物行为提供了重要的视角。例如,通过节拍器声响和食物的结合训练,狗学会了对特定节拍器声响的条件反应,这是学习和条件反射的生动体现。
经典条件反射 (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经典条件反射最著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