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7 20: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8 10:50
京剧《沙家浜》中,最引人入胜的当属“智斗”这一折。
胡传魁在唱词中回忆起创业初期的艰辛,"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他感谢阿庆嫂在危急时刻救他一命,"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阿庆嫂则显得机智勇敢,"胡司令,别总挂在嘴边,我当时也是急中生智。"刁德一则对阿庆嫂的冷静态度表示惊讶,"这个女人,不寻常。"双方互相试探,阿庆嫂巧妙应对,"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肠?"
刁德一称赞阿庆嫂的沉着和抗日救国的决心,"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竞敢在鬼子面前耍花*。"阿庆嫂谦虚地表示,她的行为源于江湖义气和对客人的热情,"开茶馆,江湖义气第一。"她也强调与新四军的友好关系,"司令常来往,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
刁德一怀疑阿庆嫂与新四军有联系,阿庆嫂则以茶馆的日常回应,"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她强调,茶馆是四方来客的聚集地,"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祥不周祥。"这唱词充分展示了《沙家浜》中人物的智谋和情感纠葛。
京剧《沙家浜》的前身是沪剧《芦荡火种》。《芦荡火种》是由上海市人民沪剧团于1958年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一个抗日传奇,讲的是1939年秋,由叶飞率领的新四军第六军团为主的抗日义勇军离开苏常地区后,留下数十名伤病员面对日伪顽匪相互勾结、下乡“扫荡”的险恶环境,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不畏艰险,重建武装、坚持抗日的斗争事迹。沪剧《芦荡火种》上演后,在戏剧界和观众中引起了广泛兴趣和强烈反响,仅上海一地,就有不同剧种的9个剧团对《芦荡火种》进行移植,而在全国演出《芦》剧的竟有31个剧团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