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8 00:1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2 07:03
抱残守缺,这个词语源自汉语,发音为"bào cán shǒu quē",意思是坚持持有残缺陈旧的事物,形容个体思想保守,不愿改变和改进。它常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固守传统,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的人或行为。
与之相关的词汇有"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和"固步自封",它们都含有相似的含义,即坚持旧有的方式而不愿意改变。而"抱残守缺"更侧重于拒绝革新,"故步自封"则强调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则指严格按照旧规矩行事。
在使用上,"抱残守缺"作为联合式成语,可以作为谓语、宾语或状语,用于描述一个人的守旧态度。例如,如果有人不愿清除旧观念以适应改革,可以说他"不清除抱残守缺的旧观念"。同样,改革过程中,总会遇到那些"抱残守缺"的人阻碍改革的进程。
用英语表达,"抱残守缺"可以翻译为"retain what is old and outworn"。在灯谜中,"抱残守缺"被比喻为一种打字提示,谜底是"导",这进一步展示了这个词在文字游戏中的独特应用。
抱残守缺,中国成语。语出汉代刘歆的《移书让太常博士书》:“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意为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原本比喻泥古守旧。今多比喻思想保守,不求上进,不肯接受新事物。也作“保残守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