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7 22:3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9 16:37
腰椎滑脱是指因椎体间连接异常而发生的上位腰椎与下位腰椎部分或全部的滑移,也即某个腰椎在其下位腰椎上向前滑动产生的病理过程,如果相对下位椎体向后滑移,即称为反滑脱,腰椎滑脱可伴有或不伴有峡部裂。腰椎滑脱好发于L5及L4椎体,约为95,其中L5椎体的发生率为82-90,其他腰椎少见。
根据腰椎滑脱的病因可将滑脱分为以下几类:
1、先天性(发育不良性);
2、峡部型;
3、退变性;
4、外伤性;
5、病理性;
6、医源性(腰椎术后)。
其中以退变性最为多见。在儿童时期或更晚些发生的腰椎滑脱主要是因先天性发育缺陷、慢性劳损或应力性损伤等引起的,其诱因包括搬运重物、举重、足球、体育训练、外伤、磨损和撕裂等原因。而退行性腰椎滑脱症,通常也称其为假性滑脱,系由于腰椎各种结构退行性改变而发生结构异常,常发生于50岁以后,这种滑脱通常伴有腰椎管狭窄,坐骨神经痛,麻木,肌力下降等等,多需要手术治疗。
1、腰椎滑脱症的微创治疗方法有哪些?
对于腰椎滑脱症患者,首先应明确其疼痛的部位及性质,判断其疼痛是否与滑脱有关,是否合并其它造成腰痛的疾病,如:腰肌劳损、骶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很多腰椎滑脱的患者都是没有症状的,只是在做X线检查时偶然发现。目前观点一致认为:无症状的腰椎滑脱一般不需手术治疗,即使有了症状,多数应先行保守治疗。手术只适用于那些保守治疗无效,或有下肢神经根症状者。一般情况下,出现下列病情者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持续性腰背痛,经保守治疗不缓解,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者;伴持续性神经根压迫症状或椎管狭窄症状者;严重腰椎滑脱伴有腰骶部畸形者;X线片证实滑脱进展者。腰椎滑脱症的治疗原则为减压、融合及内固定,对于I度左右的滑脱,不主张以复位为目的;对于II度以上滑脱,复位即成为手术的一个目的。近年来,随着医疗器械的革新及手术经验的积累,很多医生开始采用微创的方法来治疗腰椎滑脱症,其初期疗效良好,目前较常用的腰椎滑脱症的微创治疗方法有:
(1)腹腔镜下前路腰椎融合术,后路经皮椎弓根或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
(2)小切口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ALIF),后路经皮椎弓根或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
(3)轴向腰椎椎间融合术(AxialLumbarInterbodyFusion,AxiaLIF),后路经皮椎弓根或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
(4)极外侧椎间融合术(Extreme/DirectLateralInterbodyFusion,X/DLIF),后路经皮椎弓根或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
(5)微创后路复位、减压TLIF手术等。
2、如何选择腰椎滑脱症的微创治疗方法?
腰椎滑脱症的治疗原则为减压、复位、融合及内固定。神经减压是解除症状的主要手段,轻度腰椎滑脱是否需神经根减压尚存争议,对于重度滑脱多数作者主张神经减压,以缓解症状。脊柱融合的方法很多,按照植骨的部位可分为椎间融合、后外侧融合、椎体环周360°融合等;按手术入路椎间融合又可分为前路椎间融合、后路椎间融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和后外侧融合等。长期以来哪种融合方法可以得到最好结果一直存在争论,理论上椎间融合优于后外侧融合,因为椎体前中柱承受脊柱负荷的80,而后方结构仅承受20,Wolf定律指出,压力下植骨块骨融合潜力较大,椎体间植骨或放置椎间融合器不仅可提高骨融合的潜力,而且还可恢复椎间盘的高度,优化矢状面平衡,调整冠状面的排列。另外,对于滑脱椎体是否需复位、复位应该达到什么程度仍存在较多争议,多数学者不主张扩大手术强行完全解剖复位。微创手术一般只适用于轻中度的腰椎滑脱症患者,而对于重度腰椎滑脱患者一般不适于采用微创方法来进行治疗。从简单、安全、有效的方面来说,后路微创TLIF手术手术最为简便,通过单一的后路,可以进行减压、融合和内固定。而对于二次手术患者,或者后方结构破坏、神经根和硬膜囊粘连严重,难以做后外侧及从后方做椎间融合时,可以采用前路的各种微创方法如:腹腔镜下前路腰椎融合术、小切口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轴向腰椎椎间融合术、极外侧椎间融合术等进行前路融合,然后再通过后路行微创的椎弓根或者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