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罗门阿希线段实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7 13:3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3 14:07
所罗门·阿希的著名实验揭示了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力,这一情境被他设计用来研究从众现象。在他的实验中,参与者面对一个明显的抉择,群体成员(通常是串通好的)给出了错误的答案。令人意外的是,尽管答案显而易见,仍有三分之一的被试选择跟随错误的群体意见,而百分之七十五的被试至少有一次表现出从众行为。即使在小型群体(2到16人)中,只要加入少量实验助手,就能模拟出大型群体中的从众效应。
阿希的研究指出,人们有时会屈从于群体压力,即使这与个人直觉相悖。群体的力量可以诱导个体采取一致的行为,即使他们从未与群体成员有过直接互动。这表明,人们在形成对他人印象时,不仅会考虑孤立的特征,还会受到整体氛围的影响。
在另一个实验中,阿希揭示了印象形成过程的复杂性。我们通常需要了解一个人的某些特征来形成对他的印象,但这并非简单的加总。他提出了两种理论:一种是线性加总,即A+B+C+D+E=印象;另一种是综合模式,认为特征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就像将它们混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实验结果显示,后一种“一体化”理论更符合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印象形成过程。
阿希的研究还扩展到了性格印象的形成,区分了中心特征如“热情”与“冷淡”,以及边缘特征如“文雅”与“粗俗”。这些特征如何组合和影响他人对个体的印象,是阿希深入探究的问题之一。
扩展资料所罗门·阿希 Solomon E. Asch 1907.09.14-1996.02.2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生于华沙。他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特质的因素分析、测验编制以及文化因素和团体差异对测验分数的影响等方面。1967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