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7 12:3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1 03:22
在晋南农村,流传着丰富的民间艺术,如剪纸、花馍、布画等,其中闻喜花馍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脱颖而出。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涵盖了节日、婚嫁、寿诞、丧葬、乔迁等各个重要场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花馍体系。花馍的主要原料是白面,辅以豆子、枣、胡椒等,制作工具包括剪刀、梳子、菜刀等日常用品。通过民间艺人的巧手,这些简单的原料和工具化为生动的人物、飞禽走兽和花卉果实,大小各异,最大者可达60多厘米直径,重达10多公斤,最小的则只有几厘米,令人赞叹不已。
闻喜花馍不仅是美食,更是艺术品。例如,新人婚礼上的“上头糕”花馍,象征着新娘在婆家的扎根;给老人的寿糕花馍,九只狮子围绕盛开的菊花,寓意“九世同堂”;丧葬中的“面狮”花馍,既寄托哀思,又展现了人们的智慧。这些花馍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精湛的工艺,深受人们的喜爱,甚至引起了中央电视台和山西电视台等媒体的关注,进行了专题采访和报道。
闻喜花馍是一种特色食品。它是人工用面做成的各种样式的馒头,花式各样,从而命名为花馍。闻喜花馍盛行于明清,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传承发展到今天,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创作体系,具有丰富的文化品位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闻喜花馍有“花糕”、“花馍”、“吉祥物”、“盘顶”四大系列200多个品种。闻喜花馍2006年入选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展出,大放异彩。在2012举办的中国·闻喜花馍文化节上创造了四项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