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7 11: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18:38
在历史上,法云寺曾多次举办佛法活动,其中圆瑛法师于一九二四年在此地讲解《楞严经》,他的讲经深受听众启发。道阶法师在次年冬至法云寺,作为中国佛教代表团团长,与觉力法师一同代表台湾出席日本的东亚佛教大会。大会结束后,觉力法师邀请道阶法师访问台湾,到法云寺进行佛法传播。
觉力法师对僧侣教育尤为重视,他认识到僧侣,特别是尼众在佛教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为此,他在一九二三年开始资助弟子妙吉和真常等人赴内地深造,如妙吉在武昌佛学院,真常在安徽僧学校。在法云寺,“达”字辈和“如”字辈的僧侣中有许多得益于觉力法师的培育。为了提高尼众的教育水平,他设立了“女众研究院”,亲自授课,尽管面临诸多阻力和误解,他仍坚守初衷。同年,他还创办了香山一善寺的女众讲习会,培养出更多人才。
一九二七年,学成归来的真常和妙吉法师带回了新知识,妙吉创立了“阿弥陀佛会”并创办了《亚光》月刊,由觉力法师担任发行人,真常法师任社长,妙吉负责编务。这份刊物是日本操纵的《南瀛佛教》之外唯一的佛教中文刊物。接着,觉力法师与真常法师等人合作创办了“法云佛学社”,接纳了六十多位青年学僧,开创了台湾僧侣教育的新篇章。为了支持这些学僧,法云寺在次年举办了第七次传戒,戒子多达五百多人,场面盛大,戒坛仪式由觉力法师等多位法师主持。
觉力法师(1881~1933)福建厦门人,俗姓林。年十九,礼鼓山涌泉寺万善和尚披剃,名复愿,字圆通,号觉力。尝亲近本忠律师研习戒律,并随至南洋弘法。法师修持严谨,过午不食,夜不倒单,自化化他,驻台二十年,弘宗演教,七次传戒,度众无数,法嗣遍及台湾各地,对台湾佛教贡献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