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旨基本解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7 12:3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0 05:48
承旨一词,源于古代官场与宫廷文化,有多种含义。首先,它指的是迎合或顺从君主的意愿,表现为预先揣摩并执行上意,如韩非子《八奸》中描述的"优笑侏儒",他们未受指令已点头应允,通过察言观色以迎合君主。侍御史因汉光之行为不符王莽期望,便揣测其意图,对德诽谤,使其被贬为庶人,这也是承旨的一种表现。
其次,承旨还有接受圣旨的含义,如唐代宰相许敬宗和李义甫执政时,奏请决策时需谨慎,起居郎和舍人需面对面接受圣旨,并在仪式结束后与百官共同参与政务,这种制度反映了当时朝廷的运行机制。
再者,承旨还是唐代官职名,翰林院中的翰林学士承旨地位较高,负责重大决策的草拟和执行。元朝赵孟頫曾担任此职,因此后世又称其为赵承旨。明代时,这一职位被废除。五代及宋代枢密院也有枢密院承旨、副承旨等职位,起初主要由武臣担任,后来逐渐引入文臣参与。
最后,承旨在唐代还有作为妃嫔称号的用法,龙朔二年设立五名正五品承旨,专门替代才人职责,但咸亨二年又恢复了原有的制度。这一称号反映了宫廷对女子才智的重视与角色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