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英雄秋瑾之墓为何数次迁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7 19:0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0 12:29
女英雄秋瑾之墓为何数次迁移?
秋瑾墓先后搬迁了十次。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女革命家,秋瑾一生执着于革命,弃小家为大国,可以称的上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女性。
但是秋瑾遇害之后,坟墓却遭遇过十次搬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秋瑾在光绪三十三年,曾将浙江光复会员,与会党群众组成了光复军,并以光复汉族,大振国权八个字为目标,与徐锡麟约定在安徽和浙江同时起义。
不过在安庆起义失败之后,秋瑾被捕,在面对严刑拷打之时,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字作为自己最后的遗言,并于初六就义于绍兴城内的古轩亭口。
当时秋瑾遗骸被草草葬在了绍兴府城卧龙山西的北麓,这是她的第一次安葬,也就是1907年的7月15日。
后来10月之时秋瑾墓被人迁往了绍兴常禧门外的严家潭,不过因为秋瑾曾经在游西湖时对身旁的革命好友说,想要与岳飞同葬于西冷桥畔的想法。
因此在1908年的2月,在革命好友的帮助之下,秋瑾归葬于杭州西冷桥的西侧。
但是同年12月,由于当地官员的号发,秋瑾家人又不得已将他再次迁葬于绍兴城外的严家谭。
1909年秋瑾灵柩被迁往了湖南湘潭的昭山,与自己的丈夫王子芳合葬。
1912年,秋瑾墓在被迁往湖南长沙的岳麓山。1913年,秋瑾墓再度被运回了杭州西湖西冷桥西侧。
但是1964年,由于迁坟运动的发起,秋瑾墓被重新炸开,迁葬于杭州西湖的鸡笼山。
1965年,秋瑾墓再度被迁回西冷桥畔。 但是1966年由于文革动荡的发生,秋瑾墓被拆毁,遗骨再度被葬于杭州的鸡笼山。
直到1981年10月,文革结束后,秋瑾再度被当作革命元勋和伟大的烈士,还葬于西湖孤山的西北麓,并在墓内设立了汉白玉雕像,从此再也没有动过。
其实从秋瑾墓的动迁中就可以看出中国近代社会的动荡,秋瑾墓的每一次迁动都是中国社会动荡变革的缩影。
一个伟大的民族和国家要想从愚昧中走出,势必会有许多的波折。
我们只要给它足够的时间,它终将恢复理智,并尊重那些曾经为此而奋斗的伟人。
至今为止,秋瑾仍然是我们精神家园的一颗璀璨明珠,永远绽放着与时代并进的光芒。
秋瑾墓是近代著名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墓地,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白堤尽头西泠桥畔。墓正面有大理石墓碑,上刻孙中山亲笔题词“巾帼英雄”四字。背面立有吴芝瑛、徐白华所书的墓志铭原石。
秋瑾墓七十年内先后搬迁了十一次,每一次搬迁都显示出中国社会时局的变迁。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她牺牲后遗骸其家人不敢认领,停了好几个小时才被几个仗义士绅出面,请鞋匠缝合尸体,并草草葬在了郊外卧龙山(俗称府山)西北麓张神殿背后的山脚下面,停厝在一堆荒冢乱坟旁边。
秋瑾烈士就义的珍贵照片秋瑾的大哥后来等风声过了,就来到卧龙山麓将妹妹灵柩迁往了常禧门(即偏门)外严家潭殡舍暂存,打算过段时间将秋瑾迁葬祖坟。严家潭殡舍主人听说这是被砍了头的“女匪”而拒绝提供殡舍,秋瑾灵柩迁往绍兴大校场近旁的乱坟堆中暂存。
当年停放秋瑾灵柩的地方秋瑾曾经在游西湖时对身旁的革命好友说,想要与岳飞同葬于西冷桥畔。因此在1908年的2月,即秋瑾遇难3个月后,秋瑾一生中的两位挚友吴芝瑛、徐自华商定:按照秋瑾遗愿,合力营葬鉴湖女侠于杭州西湖。
徐自华湖云山树总悲凉,春晓苏堤柳未长。添个鉴湖秋侠墓,游人凭吊泣斜阳。——徐自华
吴芝英
停于西泠桥畔的秋瑾墓
秋瑾墓旁的吴芝英
1908年的秋瑾墓同年,徐吴二人觉得秋瑾冢太过简陋,便又在土冢上加盖了墓亭,亭柱上还镌刻了多副颂扬秋瑾的对联。但是没过多久,清廷要惩治革命现象,秋瑾家人担心尸首被清廷毁坏只能把秋瑾又搬回严家潭殡舍。
后来秋瑾的婆家帮助将秋瑾灵柩迁到了湖南湘潭的昭山,和她的丈夫合葬。清朝覆灭后,湖南同盟会便将她的坟墓迁至长沙岳麓山,并建立了烈士陵园。但是有人提出秋瑾遗愿是安葬在西泠桥,应该把她重新迁葬回旧址。1913年,湖南同盟会将秋瑾的坟墓迁回西泠桥西侧原葬处,并修建了风雨亭和祠堂。
1964年的迁坟运动中,拆迁队平毁了孤山、西泠桥一带与辛亥革命相关的坟墓30座,碑、亭、石像、牌坊13座,包括秋瑾墓上的小碑亭。1965年1月初,秋瑾墓也遭到了清理平毁。
1966年特殊年代降临,秋瑾墓被当作“四旧”,又一次被拆除,遗骸被装进瓷罐迁葬杭州鸡笼山,连一块墓碑都没有。但是有位杭州园林局技术员是个有心人,他在遗骨罐埋葬处栽了一棵小柏树做标记。
1981年秋瑾烈士的遗骨被挖出,发现颈骨有刀痕。在经过严格的技术比对后证实这是秋瑾烈士遗骨。1981年9月5日,崭新的秋瑾墓在杭州西湖西冷桥南端建成。
墓呈方形,用花岗岩砌成,正面嵌孙中山题字“巾帼英雄”石刻。并树立了秋瑾的汉白玉雕塑,从此烈士在此安息直到今天。
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云绯历史号:故纸堆间欢迎点赞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