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8 04: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18:18
过失犯罪的刑法规定中所存在的情况有过于自信的过失,或者是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只要造成了他人的很严重的伤害那么就需要承担刑事的处罚,但在处罚上面也是要比故意犯罪有所减轻的。
一、过失犯罪的刑法规定中所存在的情况有哪些?
1、疏忽大意的过失。
是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应当预见的前提是能够预见:需要考虑行为人的知能水平、行为本身的危险程度以及行为时的客观环境。应当预见的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即构成要件意义上的实害结果,而非任何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
又被称为有认识的过失,是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行为人在已经预见危害结果的同时还实施该行为,是因为行为人凭借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相信自己能够避免结果的发生,但所凭借的主客观条件并非真实可靠:过高估计自己的主观能力、不当地估计了现实存在的客观条件对避免危害结果的作用或者误以为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因而可以避免结果发生。这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认识因素。
轻信能够避免又表明行为人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这便是过于自信过失的意志因素(不能认为“轻信能够避免”是过于自信过失的意志因素)。
二、过失犯罪的认定是怎么样的?
第一,过失犯的客观构成要件。过失犯存在实行行为,但其定型比故意犯的实行行为缓和。
第二,过失向故意的转化: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导致对某种法益产生危险,但故意不消除危险,希望或者放任结果发生地,直接认定为故意犯罪。
综合上面所说的,过失犯罪就是属于因自己的过失而造成的犯罪,对于在此犯罪的行为上也必须要造成严重的后果才会按刑事条款来进行处罚;但鉴于此行为是属于过失的情形,那么在处罚上面也会有所减轻,最终的结果就会由法院来进行合理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