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结合具体诗句来谈,谢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04:34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8:10
严羽《沧浪诗话•诗评》云:"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太白《梦游天姥吟》、《远别离》等,子美不能道"。
《唐宋诗醇》卷六:"七言歌行,本出楚*、乐府,至于太白,然后穷极笔力,优入圣城。昔人谓其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咏之使人飘扬欲仙。而尤推其《天姥吟》、《远别离》等篇,以为虽子美不能道。盖其才横绝一世,故兴会标举,非学可及,正不必执此谓子美不能及也。此篇夭矫离奇,不可方物,然因语而梦,因梦而悟,因悟而别,节次相生,丝毫不乱"。
原文: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太*游天姥吟、远离别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兵车行、垂老别等太白不能作;
两个人都非常伟大,是诗人中登峰造极的任务,但是“故兴会标举,非学可及”,两个人的性格和经历决定了他们作品完全不同的风格,举例: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qí)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远别离》
我纵言之将何补?
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
尧舜当之亦禅禹。
尤其是远别离,李白内心也对*、社会充满了愤郁之情,但他的表达方式就是和杜甫完全不同的。
杜甫《北征》
不摘抄诗句了,因为杜诗往往通篇如此,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看
在诗中诗人把国家大事与个人遭遇紧密结合,极为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现实,表现了强烈的爱国忧民感情。
诗人用夹叙夹议的表现方法,既叙时事又写情思,充分体现了杜诗博大浩瀚、沉郁顿挫的风格。《唐宋诗醇》云:"以排天斡地之力,行属词比事之法,具备万物,横绝太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有五言,不得不以此为大文字也。"
《兵车行》
。《唐宋诗醇》云:"此体创自老杜,讽刺时事而托为征夫问答之词。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小雅》遗音也。篇首写得行色匆匆,笔势汹涌,如风潮骤至,不可*视。以下出点行之频,出开边之非,然后正说时事,末以惨语结之。词意沉郁,音节悲壮,此天地商声,不可强为也。"
《垂老别》
这首叙事短诗,并不以情节的曲折取胜,而是以人物的心理刻画见长。诗人用老翁自诉自叹、慰人亦即*的独白语气来展开描写,着重表现人物时而沉重忧愤、时而旷达自解的复杂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多变的情思基调,又决定了全诗的结构层次,于谨严整饬之中,具有跌宕起伏、缘情宛转之妙。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评此诗叙别妻,“忽而永诀,忽而相慰,忽而自奋,千曲百折,末段又推开解譬,作死心塌地语,犹云无一寸干净地,愈益悲痛”,是很有道理的。
简单来说,李白的作品充满了乐观、飘逸、潇洒、洒脱,如仙如幻一般的诗风,而杜甫的作品往往悲壮、沉郁、字字句句充满对现实社会的种种忧虑而从未能够放弃、割舍,李白不可能写出杜甫那样忧郁的诗篇,而杜甫也永远不会像李白那样飘逸如仙,两个人在各自的风格领域登临绝顶,所以在人们心目中,永远没有谁高谁低,而完全是并列诗坛第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8:10
二者生活的年代正值唐朝由盛转衰的变革过程中。李白主要生活在唐玄宗开元盛世的时代。形成了其豪放、洒脱的个性,而其诗句大多凸显这点。例如:五花马,千金裘,呼尔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人生得意须尽欢,莫让金樽空对月等等。突出了李白崇尚自由梦幻的意境。
而杜甫年龄比李白小些,他正好经历了安史之乱的灾祸。使其养成了细腻、忧郁的风格。如:国破山河在,曾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等无不体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思想。既大气磅礴又充满了现实感。
“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说的就是两位大诗人在不同风格的诗句上的天壤之别。可以说,李白比较浪漫,而杜甫比较现实。
个人见解,请楼主参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8:11
太白就是李白的字,子美也是杜甫的字。这句意思就是说李白不像杜甫那样沉郁,而杜甫也不像李白那样飘逸。李白生活在唐鼎盛时期,是浪漫主义诗人,杜甫生活在唐衰落时期,是现实主义诗人,所以李白浪漫飘逸,杜甫现实沉郁,总是忧国忧民,懂了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8:10
严羽《沧浪诗话•诗评》云:"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太白《梦游天姥吟》、《远别离》等,子美不能道"。
《唐宋诗醇》卷六:"七言歌行,本出楚*、乐府,至于太白,然后穷极笔力,优入圣城。昔人谓其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咏之使人飘扬欲仙。而尤推其《天姥吟》、《远别离》等篇,以为虽子美不能道。盖其才横绝一世,故兴会标举,非学可及,正不必执此谓子美不能及也。此篇夭矫离奇,不可方物,然因语而梦,因梦而悟,因悟而别,节次相生,丝毫不乱"。
原文: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太*游天姥吟、远离别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兵车行、垂老别等太白不能作;
两个人都非常伟大,是诗人中登峰造极的任务,但是“故兴会标举,非学可及”,两个人的性格和经历决定了他们作品完全不同的风格,举例: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qí)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远别离》
我纵言之将何补?
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
尧舜当之亦禅禹。
尤其是远别离,李白内心也对*、社会充满了愤郁之情,但他的表达方式就是和杜甫完全不同的。
杜甫《北征》
不摘抄诗句了,因为杜诗往往通篇如此,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看
在诗中诗人把国家大事与个人遭遇紧密结合,极为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现实,表现了强烈的爱国忧民感情。
诗人用夹叙夹议的表现方法,既叙时事又写情思,充分体现了杜诗博大浩瀚、沉郁顿挫的风格。《唐宋诗醇》云:"以排天斡地之力,行属词比事之法,具备万物,横绝太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有五言,不得不以此为大文字也。"
《兵车行》
。《唐宋诗醇》云:"此体创自老杜,讽刺时事而托为征夫问答之词。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小雅》遗音也。篇首写得行色匆匆,笔势汹涌,如风潮骤至,不可*视。以下出点行之频,出开边之非,然后正说时事,末以惨语结之。词意沉郁,音节悲壮,此天地商声,不可强为也。"
《垂老别》
这首叙事短诗,并不以情节的曲折取胜,而是以人物的心理刻画见长。诗人用老翁自诉自叹、慰人亦即*的独白语气来展开描写,着重表现人物时而沉重忧愤、时而旷达自解的复杂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多变的情思基调,又决定了全诗的结构层次,于谨严整饬之中,具有跌宕起伏、缘情宛转之妙。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评此诗叙别妻,“忽而永诀,忽而相慰,忽而自奋,千曲百折,末段又推开解譬,作死心塌地语,犹云无一寸干净地,愈益悲痛”,是很有道理的。
简单来说,李白的作品充满了乐观、飘逸、潇洒、洒脱,如仙如幻一般的诗风,而杜甫的作品往往悲壮、沉郁、字字句句充满对现实社会的种种忧虑而从未能够放弃、割舍,李白不可能写出杜甫那样忧郁的诗篇,而杜甫也永远不会像李白那样飘逸如仙,两个人在各自的风格领域登临绝顶,所以在人们心目中,永远没有谁高谁低,而完全是并列诗坛第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8:10
二者生活的年代正值唐朝由盛转衰的变革过程中。李白主要生活在唐玄宗开元盛世的时代。形成了其豪放、洒脱的个性,而其诗句大多凸显这点。例如:五花马,千金裘,呼尔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人生得意须尽欢,莫让金樽空对月等等。突出了李白崇尚自由梦幻的意境。
而杜甫年龄比李白小些,他正好经历了安史之乱的灾祸。使其养成了细腻、忧郁的风格。如:国破山河在,曾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等无不体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思想。既大气磅礴又充满了现实感。
“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说的就是两位大诗人在不同风格的诗句上的天壤之别。可以说,李白比较浪漫,而杜甫比较现实。
个人见解,请楼主参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8:11
太白就是李白的字,子美也是杜甫的字。这句意思就是说李白不像杜甫那样沉郁,而杜甫也不像李白那样飘逸。李白生活在唐鼎盛时期,是浪漫主义诗人,杜甫生活在唐衰落时期,是现实主义诗人,所以李白浪漫飘逸,杜甫现实沉郁,总是忧国忧民,懂了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8:12
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 ,太白自然是李白,子美,是谁?没跟他接触过, 诗句意思:李白做不到像杜甫那样忧国忧民的沉郁,杜甫也做不到李白那样逍遥世外的飘逸
各楼回答足够你做这道论述题了,基本你可以得个90以上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8:12
各有各的蛋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8:11
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 ,太白自然是李白,子美,是谁?没跟他接触过, 诗句意思:李白做不到像杜甫那样忧国忧民的沉郁,杜甫也做不到李白那样逍遥世外的飘逸
各楼回答足够你做这道论述题了,基本你可以得个90以上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8:12
各有各的蛋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