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塘中心完小学校建设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3 17:0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3 17:39
在苏仙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白露塘中心完小积极响应政策,将学生“菜篮子”问题视为民生工程。政府下发《指导意见》后,学校通过土地流转,建立了400多亩的蔬菜基地。尽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学校仍投资7万元,建设了20多亩的蔬菜基地和约100平方米的小猪场,实施了“建基地、办食堂、助困难学生”的勤工俭学项目,形成了一体化的校园经济模式。目前,学校拥有20余亩蔬菜基地和50多头生猪,实现了自给自足,年产量和经济效益均达到10万元左右。
学校实行“班田制”,将蔬菜基地和养猪场管理任务分配给各班级,学生在班主任和劳技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种植和养殖活动,这不仅保证了师生的日常饮食,减少了市场采购成本,还培养了学生的劳动习惯和技能。学生黄丽娟表示,亲手种植和收获的蔬菜让她更珍惜食物。校长邓毛清认为,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师生福利,还通过实践教育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2011年,教育检查小组对白露塘中心完小的劳动实践场所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场所规划科学,管理到位,教育、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是全省农村劳动实践场所中的佼佼者。学校还注重国学教育,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如“三字经”和“弟子规”,融入体育、音乐课程和校园活动,营造浓厚的学国学、知礼仪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3 17:40
在苏仙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白露塘中心完小积极响应政策,将学生“菜篮子”问题视为民生工程。政府下发《指导意见》后,学校通过土地流转,建立了400多亩的蔬菜基地。尽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学校仍投资7万元,建设了20多亩的蔬菜基地和约100平方米的小猪场,实施了“建基地、办食堂、助困难学生”的勤工俭学项目,形成了一体化的校园经济模式。目前,学校拥有20余亩蔬菜基地和50多头生猪,实现了自给自足,年产量和经济效益均达到10万元左右。
学校实行“班田制”,将蔬菜基地和养猪场管理任务分配给各班级,学生在班主任和劳技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种植和养殖活动,这不仅保证了师生的日常饮食,减少了市场采购成本,还培养了学生的劳动习惯和技能。学生黄丽娟表示,亲手种植和收获的蔬菜让她更珍惜食物。校长邓毛清认为,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师生福利,还通过实践教育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2011年,教育检查小组对白露塘中心完小的劳动实践场所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场所规划科学,管理到位,教育、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是全省农村劳动实践场所中的佼佼者。学校还注重国学教育,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如“三字经”和“弟子规”,融入体育、音乐课程和校园活动,营造浓厚的学国学、知礼仪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