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走一段路后需要休息是怎么回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3 10:5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1 22:24
“爸,您年纪大了,带上个小板凳,走累了就坐下休息一会儿!”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孝顺的儿女这样告诉自己的父母;也经常可以看到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就是带着一个小板凳出去散步、买菜、看望老朋友。年轻人看了,可能会去想:多累赘啊!但是,可不要小看了这个小板凳,如果没有了它,很多老年朋友就不敢也不能走出家门了。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在医学上有一个名词:间歇性跛行。就是一个人自立行走一段距离后,就会出现下肢无力、酸胀,甚至是麻木,必须休息几分钟,症状才可以缓解,之后还可以继续走路,但是走了几乎同样唱的距离后,还得再次休息,这种请况反复出现。这就是脊柱外科医生经常说的一个专业名词:间歇性跛行。
我们知道,大脑向下延伸为脊髓,脊髓再发出许多神经根来支配全身的生理活动。脊髓就在我们的脊柱里面,因为脊髓及其发出的神经根是神经组织,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组织形态,非常重要而又非常容易受到伤害。脊柱从颈椎到骶椎,每一块椎体后部都有一个孔,所有的孔连成一串就形成了椎管,来容纳脊髓、保护脊髓。脊髓发出的神经根就从脊柱两边的椎间孔发出,非常像电缆的主干发出的分支,链接支配各个器官。脊髓到了胸椎和腰椎交界的地方就终止了,很多神经根继续向下走行,形成马尾神经。马尾神经主要经过腰椎的中下段及骶椎的椎管内。
脊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身体结构,是身体的脊梁,纵观躯干,承上启下,支撑身体,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同时有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而且好要保护好脊髓神经。多么重要而又神奇!脊柱的灵活性,是因为脊柱由多个椎体、椎间盘和两边的小关节相连而成,椎间盘是软组织,有一定的压缩拉伸能力。两个相邻的椎体和中间的椎间盘及两侧的小关节就组成了一个功能单位。
我们就以其中一个功能单位为例,腰4和腰5椎体间的功能单位,来说明间歇性跛行的生物学机制。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和小关节逐渐老化退变,间盘组织膨出挤入椎管、小关节骨质增生肥大从两侧夹入椎管、小关节囊肥厚及椎体间的黄韧带也增生肥厚凸入主管,最终形成椎管的狭窄,压迫里面走行的马尾神经及神经滋养血管。这个过程非常缓慢,一般需要几十年的逐渐加重才会有症状,也就是人们五六十岁之后,逐渐开始有了感觉。狭窄逐渐加重,神经损害也逐渐加重,自立行走一段后就出现了本文开始所述的症状。症状之初,可能行走1000米才需要休息,逐渐加重到800米需要休息,然后是600米、500米……,连续行走的距离越短就代表椎管狭窄越严重,神经损害越厉害。
有人要问:为什么坐下休息一会就又可以走了呢?原因是自立行走时椎管狭窄程度较为严重,而坐下、蹲下甚至是弯腰时,椎体间肥厚的韧带被短暂的拉伸变薄了,进而短暂地缓解了狭窄程度和神经损害,神经得以缓解后,还可以继续行走,但是不久后还要休息。严重的人行走50米、10米,甚至是5米就需要休息了。大家可以想象,如果每走10米就需要休息,那是什么样的生活质量啊!
当然,脊柱外科医生是不会让这么严重的情况出现的,一般来讲,800米需要休息的应该接受保守的药物治疗,500米需要休息的应该接受手术治疗,而50米及以下就需要休息的应该尽早接受手术治疗。
间歇性跛行,经常还伴有腰腿痛、肢体麻木、肌肉萎缩等症状,甚至出现会阴部位感觉异常及二便障碍等马尾神经症状。马尾神经症状的出现是需要接受急诊手术的信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