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3 09: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9 06:24
喻尘在1999年,当时26岁,在河南一家报纸当记者。在一次从信阳市回郑州的火车上,他决定不坐汽车,而是选择了硬座车厢。这一决定使他遇到了一群来自驻马店的农民。他们告诉喻尘,他们和他们的家人患有一种在县里医生无法治愈的奇怪疾病。他们希望通过前往北京,找到可能的治疗方法。
火车接近终点站时,他们透露了所在的村庄名字:上蔡县芦岗乡文楼村。这是喻尘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当时,河南艾滋病病毒的消息已经在媒体中传播。他很快意识到,那四个老实巴交的人很可能就是艾滋病患者。这让他意识到,这种疾病正在自己家乡蔓延。
1999年11月12日,喻尘决定坐上前往上蔡县的长途汽车,去调查事实。他提前输了三瓶抗病毒药物。这一天注定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坐上车,穿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到达了上蔡县城。他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夜晚,第二天一早到达文楼村。
他用8个小时接触了至少8个艾滋病患者,听他们讲述“卖血”的故事。他目睹了无一幸免的家庭,看到了田野里大片新坟,埋葬的都是年轻人。因为卫生防疫问题,他将调查结果整理为25份高层内参。然而,报道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引起预期的转变。这让他感到焦虑,他决定公开报道。
2000年1月18日,春节前,“河南某村怪病惊动高层”的报道在《华西都市报》上发表。这是全球首次公开报道河南艾滋病问题,迅速被众多媒体转载。文楼村震惊世界。
在报道后,喻尘面临了报社的“开除”决定。实际上,报社只是将他留了下来,要求他使用新名字。他选择取名为喻尘。这次事件后,他写了文章《我将自己埋葬》,并在8个月后去了一家财经类报纸工作。他继续去探访其他艾滋病村庄,走访了30多个村庄,与艾滋病人一起聊天、吃饭,见证了他们被疾病折磨的困境。
2001年8月,新闻系统考试时,他没有及格,被有关部门处理后开除。8月23日,他带着积蓄来到北京,不久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宣布承认河南艾滋病问题。这一年对于喻尘来说是悲壮的,他用十多万字报道了河南农村艾滋病问题,虽然部分报道未能发表,但他最终离开了艾滋病问题的报道。
他承认,艾滋病报道是他记者生涯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影响了他至今的生活。他学会了冷静,对生死不再畏惧。尽管在日常生活中胆小、有时说谎,但他强调,在能说真话的时刻,必须坚持到底。在北京工作后,他继续做记者工作,尽管没有接受专业训练,但他强调自己希望永远在台后记录,以做好报道作为记者最大的回报。
喻尘,男,1973年5月出生,河南人。1995年7月起从事媒体工作,先后为多家媒体服务,上千篇报道发表于报刊,因最早和长期对河南血液污染感染艾滋病问题的系列报道等,而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致力于对社会问题、民生、公共领域关注和报道。2005年初,为南方都市报工作。2012年6月,时为南都深度新闻部主任的喻尘离职。当月,喻尘出任《新商务周刊》杂志执行主编。现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