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2 23: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2 18:03
溶血性链球菌是一种细菌,其形态呈现球形或椭圆形,直径在0.6-1.0微米之间。它们常常以链状排列,链长不一,从4-8个至20-30个菌细胞不等,链的长度与细菌种类和生长环境有关。在液体培养基中,链球菌易形成长链,而在固体培养基中,它们通常表现为短链。溶血性链球菌拥有脱链酶,能够防止链的无限延伸。大部分菌株在血清肉汤中培养2-4小时后会形成透明质酸荚膜,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荚膜会消失。该菌不具备芽胞和鞭毛,容易被染色,为革兰氏阳性,但随着老化或被中性粒细胞吞噬,可能会转为革兰氏阴性。
溶血性链球菌是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对营养需求较高,生长在普通培养基上不佳,需要额外添加血清、血液、腹水等。大多数菌株依赖核黄素、维生素B6、烟酸等生长因子。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7℃,在20-42℃范围内也能存活,最适pH值为7.4-7.6。在血清肉汤中,它们会形成长链,底部会出现絮状或颗粒状沉淀。在血平板上,形成的是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直径0.5-0.75毫米的菌落,不同菌株的溶血能力有所差异。
在生化反应方面,链球菌可以分解葡萄糖并产生酸,不产生气体。它们对乳糖、甘露醇等糖类的分解能力各异,通常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触酶为阴性。链球菌的抗原构造复杂,包括核蛋白抗原(P抗原)、多糖抗原(C抗原)和蛋白质抗原(表面抗原)。其中,C抗原具有群特异性,而M抗原与致病性相关。
根据其在血液培养基上的溶血性质,链球菌被分为三类:α-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γ-溶血链球菌(不溶血性链球菌)。α-溶血性链球菌通常致病力较弱,β-溶血性链球菌具有强致病性,广泛应用于研究和质量控制,而γ-溶血链球菌无致病性,常在乳类和粪便中存在。
溶血性链球菌的抵抗力一般较弱,60℃下30分钟即可被杀死,对消毒剂敏感。乙型链球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如青霉素、红霉素等,其中青霉素是治疗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耐药性较少见。
溶血性链球菌又称沙培林对热和化学清毒剂均敏感,常引起扁桃体、咽部、中耳等感染。亦为肾盂肾炎、产褥热、猩红热的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