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眼镜能控制近视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2 23:3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9 16:30
今年6月份以来,许多媒体已称,我国的近视眼发病率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一。近视眼,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轻度近视不但无害,有时候还是个好事。但近视度不断加深,不仅戴镜累赘,还会造成一系列难以恢复的病变,甚至失明。因此,控制近视度增加应该是每个眼科医生义不容辞的职责。工作室眼科徐渊
通常,医生总是让近视眼戴镜来控制近视度增加。但许多老人看到孩子戴眼镜却会积极反对。为什么医生的主张和老人的主张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的确有些人戴镜后近视度还会不断加深,而更多的人不戴眼镜,近视也会加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老人看到的只是少数现象,而医生的主张是针对大部分近视眼患者。许多老人见多识广,阅历丰富,看到听到的尽管都是个别现象,但的确触目惊心。一个孩子,戴镜不几年,近视度已经增加得难以接受。无论是邻家好友的孩子,还是自家的嫡孙,在谁的身上都很痛苦。抱怨医生的建议失误,抱怨老师狠心,更抱怨儿女失职,让他们的孙子挂上了一副厚重的眼镜。这些事在邻里之间、亲朋好友之间,越穿越广。自然,这些老人会坚决拒绝孩子戴眼镜。但不戴眼镜又会怎样?
事实上,大部分近后的孩子戴镜是有助于控制近视度增加的。近视眼的发生发展都可能经历一个从假近视到真近视的变化过程。假近视就像一个拉长了暂时不能缩回去的橡皮筋。没有让橡皮筋主动缩回去条件,它就会一直保持下去。这种状态保持时间一长,就再也不能回复原来的长度了,比原来长一点的皮筋就好比真性近视。在出现假近视之后,有两个办法可以让它消失,一是用药,二是看远。用阿托品类的药物松弛睫状肌,就像让着条被动放松。可以用,但不能常用,因为用药后看不清近处,还怕光,长期使用不仅会影响视力,还可能影响眼压。主动看远应该是最佳选择。当儿童的视力低于1.0时,只带他多作户外活动就可能重新回到1.0以上。但当孩子视力低于0.6时,就可能有真性近视出现了。这时候远处的目标就没法看清。没有清晰的注视环境,即使让他们主动看远,也不能在远处聚焦。戴上眼镜,视网膜上有了清晰的成像,才能看清楚远处的目标,睫状肌痉挛所造成的近视状态(假近视)才有可能随之消失。不戴眼镜,这种叠加在原来近视基础上的痉挛状态就会一直保持下去,3个月后任何方法都不能让他再放松。这部分假性近视又变成真性近视。其实,戴镜之前的散瞳验光,也是一次治疗。剔除假性近视之后,才能戴上一副真正有用的眼镜。
我们知道,真性近视是不可逆的,就像孩子长高了不可能让他再缩回去一样。由假性到真性变化的发展途径,几乎存在于每个近视眼患者之中。所以,戴镜矫正是控制近视度增加的最为有效的办法。因为这一途径已经得到公认,所以,几乎所有的视光医师都会建议孩子尽早戴一副合适的眼镜,并定期检查。
到现在还有些一知半解的“眼科医生”给学生及家长说:“用时戴上,不用时可以摘掉”。这句话的确没错,近视眼看近,不戴眼镜反而看得更清楚、更省力。可以解释为“不用时”。近视眼看远时不清,戴镜后视网膜上才会形成清晰的成像,看远正是用的时候。但这句话制造了一个认知偏差,许多孩子只认为上课的时候有用,下课后就没用了。正好相反,下课后戴镜看远才是控制近视发展的根本。隐性外斜视的孩子,也建议看近时戴上眼镜,有助于控制外斜。在近视眼人群中隐性外斜占比例较大,所以眼镜需要常戴,尽可能不要摘掉。
一个有效的方法应该对所有的近视都有用。为什么有些孩子戴镜后近视度数依然在涨?而且看上去比不戴眼镜的人长得还要快,这又是为什么?多少年来,医生也为之困惑。这也是医生无法说服那些老人,让孩子不能及时戴镜的报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才对此已有所认识。原来,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是隐性内斜视在作怪。隐性内斜视,大部分与遗传有关;也有一部分是由于过度用眼引起的;多出现在远视眼当中,随着年龄增长形成近视后,还保留着原来的隐性内斜视。这些隐性内斜视,是近视眼快速发展的内因,而长时间看书写字近用眼是外因。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隐内斜就像屋檐下的一堆干柴,看书写字时间一长就像划了根火柴扔了上去,快速发展的近视就像房子着了火,扑灭之后,也不能恢复原样。假近视需要3个月才能形成真近视,但隐性内斜视的近视一夜之间就会形成不可恢复的真近视。这条途径要比从假性近视到真性近视的途径快得多。
怎样才可以阻止这类近视的快速发展呢?既不能治愈隐斜视,也不让孩子不看书。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这两个因素不要相撞。当内因与外因被隔开之后,这一途径就可能被阻止。
用什么方法隔开这两个因素呢?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因素是怎么结合的。一般情况下,孩子越小,看书写字的耐受时间越短。以初中生为例,存在隐斜视的孩子每天看书写字的时间累计超过3小时就会出现双眼聚散异常。隐内斜的近视,在这个异常出现后,双眼的感觉就会错误的支配眼球运动。越错开越使劲,越使劲越出现更多的错开现象。不仅会加深近视,更可怕的是造成一过性高眼压。高眼压的长期冲击,使视乳头的杯状凹陷加深、视野也可能随之受损。这么说,解决看近时间就可能隔离这两个因素了?既然3小时后才可能出现问题,那么就让孩子少看近处。这当然好,但初中生每天近用眼的时间绝不可能小于3小时。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减少调节。在近处用眼时,出现聚散异常的机会除了与近用眼时间有关外,还与调节的量有关。用一副远视镜(正球镜)就能减少调节。实践证实,这种方法用于存在隐内斜的近视,的确起到了显著地效果。已经使用10余年的学生渐变多焦镜,正是用这一方法,让学生随时都可以用一副增加了+1.50Ds的近用光学区看近。但这一方法在使用多年后,有许多问题暴露了出来。如不规则散光增加,最佳矫正视力下降,孩子的立体视功能受影响等等。这些缺陷产生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在看远的时候,不能去掉那个看近的光学区。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阅读附加镜,在看近时给眼镜上再加上半副眼镜,只在近用眼时加上,平时摘掉。如图:
在附加的半幅近用镜上,除了正球镜之外,还有一个底向朝下的三棱镜,用以解决眼球下转过的对近视度增加的促进作用(文章已在《国际眼科》杂志上发表)。
当然,近视眼的发生发展远不止这两个途径,还有不规则散光、周边离焦、调节紊乱、屈光间质混浊、形觉剥夺以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照明因素、营养因素、社会因素等等等等。每一种原因都可能是一条不同的途径。如果能够找到其主要问题所在,控制近视的发展还是有机会的。在眼镜上作点文章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主要得益于对近视眼的细分。相信,随着人们对近视眼认识的不断深化,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不同状况戴不同眼镜,近视眼一定能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