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2 18: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7 09:31
新中国成立后,沔阳花鼓戏迎来了新生。1951年,沔阳县政府在沔城召开文艺工作会议,根据政务院的戏曲改革指示,成立了四个专业花鼓剧团,分别是“艺光”、“光复”、“复联”和“联合”,它们象征着艺人间的团结。这些剧团在政府的批准下,如“艺光”剧团,由王寿银和倪新平带领,开始在监利演出,后辗转多地,成为湖北省实验荆州花鼓剧团,胡新中团长至今活跃在潜江及周边地区。
“光复”剧团组建初期由邵发青和赵德新负责,活跃于嘉鱼解洲,后改名为“嘉鱼县楚剧团”,至今在咸宁市巡演。同样,其他剧团如“复联”剧团在天门岳口落户,后来成为“天门县天沔花鼓剧团”,至今仍在天门地区巡演。“联合”剧团则经历了多次团长更迭,最终定名为“沔阳县花鼓剧团”,后改为“仙桃市沔阳花鼓剧团”。
荆门花鼓剧团的发展与行政区划变迁相关。1981年,原天沔花鼓戏改名为荆州花鼓。荆门县在80年代初成立专业剧团,即荆门县荆州花鼓戏剧团,以满足当地群众的文化需求,剧团以现代戏特别是农村题材为主。同时,农村乡镇的花鼓剧团在改革开放后也蓬勃发展,如沔阳的多个乡镇都组建了剧团,通过乡镇剧团会演,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沔阳花鼓戏,俗称“花鼓子”,亦称“中路花鼓戏”,清嘉庆年间起源于沔阳州,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湖北省江汉平原一带备受观众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仙桃市是湖北花鼓戏的发源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民间,盛传着“听了花鼓戏的哟喂哟,害起病来不吃药”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