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2 18: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9 07:14
沔阳花鼓戏,起源于民间说鼓歌唱,早在三百多年前的明朝万历年间,沔阳进士费尚伊在《南郊插秧》中就有“闲依豆棚陪客话,忽闻秧鼓唱农歌”的描述,可见其早期与农耕生活紧密相连。形成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发源于沔阳东荆河一带,后来扩展到荆州地区多个县份,如仙桃、天门、洪湖、潜江等,并逐渐流传至周边省份。
这种戏曲艺术在明清时期逐渐发展,明末清初初具雏形,清末民初已具规模,尤其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达到鼎盛。那时,沔阳花鼓吸引了大量邻近县的艺人来学习,形成了众多私人戏班,活跃于江汉平原城乡和外省农村,如《追鱼》等剧目广为流传。
早期的沔阳花鼓形式多样,有“沿门花鼓”、“地花鼓”等,直到道光年间,艺人们开始在农闲时在方桌或肉案子上搭建平台演出,被称为“平台花鼓”或“麦黄戏”。随着时代的推进,出现了常年戏班和更为精致的舞台,如“六根竿”舞台,角色也从三小行当发展到众多生旦角,伴以锣鼓,成为了一个新的剧种。
汪春保等艺人对沔阳花鼓的贡献不可忽视,他们自创门派,如“汪家门头”,使得花鼓戏在道光年间开始走上舞台。咸丰同治年间,沔阳花鼓进入第一个鼎盛时期,演出形式和剧目丰富多样,被誉为“神戏”、“灯戏”和“会戏”,在农村形成了“五里三台”的演出盛况。
从道光至民国,沔阳花鼓戏影响力不断扩大,涌现了“四大门头”,如“汪氏门头”、“黄、史、贺门头”,并在1909年首次进入武汉三镇,成为当地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时期的花鼓戏艺人如陈新苟等在武汉三镇的演出更是引起了轰动,进一步证实了沔阳花鼓戏的艺术魅力。
沔阳花鼓戏,俗称“花鼓子”,亦称“中路花鼓戏”,清嘉庆年间起源于沔阳州,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湖北省江汉平原一带备受观众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仙桃市是湖北花鼓戏的发源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民间,盛传着“听了花鼓戏的哟喂哟,害起病来不吃药”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