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3 03: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4 09:53
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中条山主峰历山东麓的下川,是一个古老的山间盆地。20世纪70年代的考古发掘揭示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迹。在晚更新世末期的亚粘土层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大批细石器,但未找到陶片、磨制石器或农业生产工具。根据碳14测定,这些遗物年代跨度为距今2.4万至1.6万年。下川文化的独特面貌,既不同于旧石器时代,也与新石器时代有所区别,因此被命名为下川文化。
下川文化以细石器为主,包括精细的打制石器。主要原料是燧石,细石器类型多样,如锥状、楔状等,共有40多种。石器制作技术继承了峙峪文化传统,同时有所突破,展现出罕见的精湛技艺。其中,石镞是其代表,用压制法制作,数量众多且技术先进,显示了中石器时代的特色。
琢背小刀是下川文化的典型特征,通过轻敲琢边制造,刀背厚钝,刀刃锐利。锯和雕刻器等工具也各有特色,反映了当时工艺的高度。粗大石器虽存在,但主要用于狩猎,如石锤、砺石、磨盘等。这些工具表明,人们已普遍使用复合工具,如装柄的弓箭和长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预示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
下川遗址覆盖山西南部的垣曲、沁水、阳城三县,发现的细石器地点广泛,显示了这一地区在中石器时代的狩猎活动频繁。遗址出土的石器数量众多,证明了复合工具的普遍使用。至20世纪末,中国各地已发现数十处类似下川文化的遗址,年代各异,反映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在云南西部怒江、澜沧江流域,由于地理条件*,直到公元前五六千年前,当地仍保持中石器时代的狩猎采集经济。保山塘子沟村遗址的发掘证实了这一点,石器以打制为主,陶器和农耕工具罕见,但琢孔石环和骨角器的工艺有所进步。这说明,尽管黄河流域已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农业经济阶段,但该地区仍处在中石器时代的经济发展阶段。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过渡性阶段。直接取之于自然的攫取性经济高涨、并孕育向生产性经济转化的时期。地质时代属于全新世。在世界范围内约开始于距今1.2万年,结束的年代在各地区很不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