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3 06: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10:58
崂山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据记载,建元元年(前140年),张廉夫在此建造茅庵,供奉三官并教授弟子,这标志着崂山道教的起源。从那时起,直到五代末,崂山道教主要受太平道和寇谦之所改革的天师道影响,分别属于楼观教团、灵宝派和上清派(也称为茅山宗或阁皂宗)等宗派。
宋代初期,崂山道士刘若拙因其贡献被宋太祖封为“华盖真人”,自此,崂山的道教庙宇归入了新创立的“华盖派”。金元时期,全真派的兴起使得崂山各庙宇纷纷加入“北七真”各门派,邱处机被成吉思汗册封后,崂山道教进入鼎盛时期。明代时,“龙门派”衍生出三派,教派数量增至10个,显示了崂山道教的繁荣。清代中期,道教宫观众多,达到了近百处,因此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的美称。
春节期间,崂山的乡村充满了欢声笑语,扭秧歌、跑旱船、舞龙灯和踩高跷等活动热闹非凡。元宵节,沿海渔村的渔民会在鞭炮声中,船老大带领下送灯到船上,祈求新的一年渔业丰收。清明至谷雨期间,是渔民祭海的重要时刻,他们会准备三牲供品、面馍和糖果,点燃香烛,举行庄重的仪式。祭海之日,渔家人热情好客,与亲朋好友共享美食,畅饮欢庆。
崂山,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史书各有解释,说法不一。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我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它耸立在黄海之滨,高大雄伟。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