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2 22:1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3 08:37
印钮艺术,一种独特的印章艺术形式,分为六面印和实用性时期的印钮两部分。六面印,稀世珍品,形状如“凸”字,顶部有一孔可穿带佩挂,其特色是带边白文,线条流畅,末端尖细,有“悬针篆”之称。然而,这种风格虽有其优点,但与汉印相比,艺术价值稍逊一筹,篆刻家对此并不常作。
印钮,古时又称“印鼻”,最初是为满足印章随身携带的实用性需求。唐代以前,人们常将印顶穿孔以系绳索,便于携带,故有“印鼻”之称。最简单的印鼻形式为鼻钮,明代的“钮”字,如张自烈在《正字通》中所解释,意指钩固之物。印钮起初以实用性为主,随着明清时期篆刻艺术的转变,从实用转向艺术,印钮也逐渐发展为工艺性,这一变化与石质印章的兴起密切相关。
在实用性时期的印钮,又称“古印钮”,具有体积小巧(一般不超过2×2×2立方厘米)、穿孔和金属或玉石质地的特点,以铜质为主。但到了隋唐宋元时期,印章尺寸增大,印钮的穿孔功能消失,但仍保留着工匠的痕迹,保留着“匠气”。古印钮不仅是实用的艺术品和造型艺术,还通过官印和私印的印钮形象,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官职体系和民俗风情。
寿山石印钮,作为中国印章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已有记载。起初,印钮为执政者佩戴印信的实用设计,随着历史发展,其艺术价值逐渐显现。从周代的鼻钮、台钮到汉代的浑厚古朴,寿山石印钮见证了中国印章艺术的演变历程。
印钮,亦作“印纽”,又称“印鼻”。印章顶端的带孔雕饰。钮孔用以穿绶带佩印于身上。秦汉印钮,有龟、螭、虎等形状,以区分*品级。后世私印之钮,形式更多。“印之有钮,犹器之有盖,碑之有额,浮屠之有尖,亭榭楼台屋宇有顶脊鸱甍也。”其形制虽相异,但其装饰作用则是同出一辙。先秦时官印印钮有鼻钮、台钮等。汉代以螭、龟、驼、马等不同钮来区分帝王百官之等级别。 无论是篆刻艺术还是印钮艺术(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汉钮汉印)至今尚被人们推崇,并作为学印、学钮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