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3 00: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7 02:15
萧涤非(1907-1991),原名忠临,出生于江西临川湖南乡茶溪村,是中国著名文学史家和杜甫研究专家。他的早年生活艰辛,父母早逝,他在村里的三益小学读书,后来随兄辗转求学,先后在开封留美预备学校、南昌心远中学和南京江苏省立一中深造,凭借出色的才智和勤奋,他在伯父和叔父的帮助下完成了学业。
1926年,萧涤非以优异成绩考取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即中央大学),选择了清华大学中文系,受梁启超影响,开始了在清华的学术生涯。在那里,他全面发展,不仅学业优异,还是体育健将,曾创造11秒1的百米纪录,并带领清华大学足球队赢得华北足球大赛冠军。1930年,他以平均成绩超过80分的成绩免试进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受到黄节先生的悉心指导,学术成就斐然,被同学戏称为“状元”。
萧涤非在青岛国立山东大学任讲师,开设“词选”和“乐府”等课程,凭借扎实的学术根基在山大立足。1936年因国难,他辗转于四川大学和西南联大,直至抗战胜利后回到山东大学。他的学术生涯中,不仅在古典文学领域有所建树,还担任过多项学术职务,如《文史哲》副主编等。
萧涤非的学术造诣深厚,尤其在杜甫研究领域独树一帜,被誉为“20世纪的杜甫”。他的《杜甫研究》等著作多次重印,对杜甫研究有深远影响。他与游国恩等人合编的《中国文学史》是新中国的重要文学史著作,荣获大奖。晚年,他亲自主持《杜甫全集校注》工作,对杜甫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直至逝世前一个月仍坚持审校。
2006年,萧涤非百年诞辰之际,山东大学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以表彰这位杰出的中国文学史学家和杜甫研究专家的卓越贡献。
萧涤非(1906-1991),江西临川人。1930年于清华大学毕业,1933年在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后到山东大学任教。抗日战争时期去西南联大。抗战胜利后于1947年回山东大学,历任中文系主任、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培养过项怀诚等一大批国之栋梁。新时期,萧先生在耄耋之年以多病之躯,仍致力于中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的培养,培养了我国古典文学专业的首批五名硕士和两名博士,指导美国高级进修生。他的有些老学生称他为“20世纪的杜甫”,美、日等国学者以之为“汉学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