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文殊山石窟殊山石窟寺庙的分布概况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3 12:1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18:47
酒泉文殊山石窟、殊山石窟寺庙的分布概况揭示了一个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根据1956年春的初步调查,文殊山东部的山峡,古称嘉峪山口,明、清时期俗称“文殊山口”。从山口西南行,两山夹道,路北侧山麓分为东西二沟,东为红庙沟,又称前山,有佛寺、道观二十余院;西为后山沟,分为南、北、中三岔,中间一岔最长,内有庵、观、寺院五十余院。
宫观庵寺多为道教所建立,而寺与庙则多为佛教所奉祀。宋代以来,倡导儒、释、道三教合一,故信奉者不分教派,一概敬奉神灵。文殊山的石窟寺庙等古建筑群共有七十个余院,一百三十八座,合四百余间,占地(山崖)约长2公里。寺庙多数为三开间,少数为单间,有前后殿式、三层阶梯式、四合头式等。
此外,文殊山内也包含有三层木楼六座、二层木楼三座。石窟共十八洞,前山红庙沟有三洞:千佛洞、万佛洞、太子寺洞(此洞无中心柱)。后山沟有石窟十五洞,大部分为后期所凿,开圆窟和半圆窟,一般无中心方柱。后山口东侧,尚有早期所凿之小佛龛四个,均已残毁。
文殊山的建筑特色在于其宫观寺庙及木结构的亭台楼台阁,占绝对优势。前山有鲁班楼、太白楼、百子楼、大经堂等雄伟建筑,后山则有地母殿、古佛洞大殿、翠云宫、牛王宫、五龙宫、娘娘庙、灵宫殿、文殊殿、药王宫、无量殿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百子楼、三官殿位于中岔北坡,门前各有木架天桥,跨山沟而过。雷音寺位居后山沟之西尽头,位置最高。
古佛洞内,中心柱正面一尊大佛,结跏跌坐,壁画为千佛,仪容肥圆如月;塑像金碧辉煌,似为唐人所作。千佛洞、牛王宫壁画更是丰富多彩。但由于时间紧迫,未能详细记录建造沿革、壁画内容和特色。三十年后,当再次来到文殊山寻求答案时,只见后山一片残迹,片瓦无存,只有“可惜”二字可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