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5 18:3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7 12:26
一、冬至的由来
众所周知,冬至之日,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太阳在这一天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天文学上把冬至视为冬季的开始,并将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六节气都算作冬季。
从冬至的第二天起,太阳又将逐渐由南向北偏移,北半球的白昼亦将逐渐延长。总的来说,这一天是自然界阴气盛极而衰,一阳始生之时,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从冬至起将逐渐转为阴消阳长的趋势。
二、中医看冬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日:“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因此,为应夏三月的蕃秀华实之气,人也宜夜卧早起,无厌日,志无怒、气得泄、爱在外,这样才不致于影响养其茁壮成长的养生之道。否则,不能顺应夏气的成长则伤心,秋天会发为寒热往来之病,供秋气收敛的精微就少了,到冬至就会发为内虚的重病。
从五行角度来看,心在五行属火,通应于夏,若夏季失于养生之道,则心火受伤,冬季属水,水克火,故冬至之时心火进一步损伤,发为重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这是四时调阴阳的基本原则。《内经》中“春夏养阳”的“春夏”是指冬至到夏至这一段时间。俗语云:“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古人效法自然,在冬至选择进补,阳气渐升,顾护阳气,精心摄养,是很有道理的。这就是中医“天人相应”理论,认为人体的机能活动与天地阴阳、四时的变化规律一致,受到自然规律的影响与制约,是中医时间医学的基础。
三、高血压也受环境影响
现代研究也发现,心血管疾病的发作与自然环境变化密切相关,有数据表明,冠心病发病与日平均气温呈负相关,与日平均气压呈正相关。强风降温天气也易造成高血压和继发脑卒中发病率的显著增高。更有研究显示长期暴露于高水平悬浮微粒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2.5um以下的颗粒物(PM2.5)每增加2.4ug/m3,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增加1.4、0.9mmHg。这项研究表明,环境污染可能是引发高血压的一种环境因素,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有关。
冬至之后,我国各地区平均气压逐渐下降,平均气温逐渐上升,若人体自我调节不能适应外界环境变化,阳气不得回复,则疾病由生,而用阳之心首当其冲。所以心脑血管患者要有正确的养生之方法。
1、虚寒体质的可以进补
冬至吃饺子就是取进补之意。相传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医圣”张仲景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因此,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合适的进补方法。
2、血压波动的可以沐足
把药煲成水进行泡脚,药物通过毛细循环进入人体,达到调理内分泌、滋阴理肾、平肝火等功效,还能改善血循环、起到降压的作用。特别适合在冬天服用降压药效果不佳,或前期血压波动、控制不好的高血压患者。
3、要保暖,勤搓手,常晒背
冬季是各种心脏疾患好发的季节,注意全身和心脏部位的保暖,对减少这类疾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人的手上有很多重要穴位,如劳宫、鱼际、合谷等。通过揉搓手掌、揉按手指可充分刺激位于手心的劳宫穴,让心脏逐渐兴奋起来。
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风寒之邪极易通过背部侵入人体而引发外心脑血管疾病。冬至时节气候寒冷,在阳光充足的时候,经常晒晒后背有助于补益身体阳气。
4、适当合理的运动
动则阳升,运动是抵御寒冷的重要方式,身体动起来,寒冷就会立即远离躯体。但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这种运动的形式和强度,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去进行。当然更不能在雾霾的天气里去运动了。